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

罗普娱记 2025-10-20 11:33:47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造成安全威胁。然而现实却是俄罗斯在取得一些胜利成果之后,不愿意撤回本土反而持续推进。 北约这几十年一直在往东扩,以前离莫斯科老远,现在边界硬生生往莫斯科方向挪了1000公里,把苏联原来的东欧盟友全拉进了阵营。 到后来,北约还想把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也收进去,这就等于把军事基地建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而且北约早就开始在波兰、立陶宛这些地方驻军,每个国家都放着一千多人的部队,还建了师级指挥所,美国更是增兵到一万多人,坦克、直升机摆得满满当当。 天上的侦察机天天在黑海、波罗的海盘旋,海上的军舰来回巡航,动不动就搞大规模军演,最多的时候四万多人、一万多台装备一起上阵,这跟在俄罗斯眼皮子底下架炮没区别,俄罗斯是真的被逼到了墙角,才想着用武力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但打起来之后,情况慢慢就变了,等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拿下乌东不少地方,就再也不提单纯阻止北约东扩的事儿了,反而一个劲儿地往前推进,这背后的心思早就不一样了。 最实在的就是资源上的好处,俄罗斯控制的顿巴斯地区藏着宝贝,就说舍甫琴科那个锂矿床,是欧洲最大的,储量足足有1380万吨,够欧洲用到2050年。 锂这东西现在太重要了,造电池、搞能源转型都离不了,西方本来等着开发这个矿,结果被俄罗斯攥在了手里。不光是锂矿,顿巴斯80%的自然资源都被俄罗斯控制了,还有天然气这些能换钱的东西,这么肥的地盘,到手了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再看俄罗斯国内的情况,打了几年仗,老百姓的想法也变了。刚开始2022年的时候,也就四分之一的人想解放整个乌克兰,更多人只关心顿巴斯地区。 可到了2025年,一半以上的人都觉得该把“历史上的小俄罗斯”地盘全拿回来。这都是现实逼出来的,西方制裁一轮接一轮,进口芯片贵了一倍,奶酪、日用品都涨价,市场上还限购,老百姓钱包缩水,就觉得反正已经被围堵了,不如多占点地盘才踏实。 家里有亲人在前线的,更觉得只有往前推进,扩大控制区,以后才不会再受威胁,这种心态推着俄罗斯政府只能往前走,要是撤回去,国内民众第一个不答应。 而且俄罗斯的电视、教材天天讲“这些地方祖上就是我们的”,反复强调历史主权,慢慢的大家就都觉得,拿下这些地盘是天经地义的事。 军事上的目标也跟着变了味。一开始俄罗斯想快速拿下基辅,让乌克兰没法加入北约就收手,结果没成功。后来就把目标改成了控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这些乌东四州,想建个安全缓冲区。 可等真的控制了这些地方,又觉得不够,现在干脆要把实际控制线变成永久边界,还想彻底打通向西推进的通道,逼着乌克兰答应“去军事化”,不让西方再给它送武器。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防御了,完全是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现在俄军在乌东已经占了明显优势,16万大军把红军城围得水泄不通,还歼灭了乌军的精锐部队,控制了哈尔科夫州大部分区域,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多,自然更不愿意撤兵。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算清了账,持续推进比撤回去更划算。控制了乌东的资源,既能自己用,又能卡住西方的脖子,比如那个锂矿,德国本来就缺这东西,现在只能看俄罗斯的脸色。 军事上占着这些战略要地,以后北约再想往东扩,就多了一层障碍。国内民众因为制裁日子不好过,政府通过推进战事转移矛盾,还能靠“收复失地”凝聚人心。 而且打了这么久,投入了那么多兵力和钱,要是就这么撤回去,之前的牺牲都白费了,还会被西方看成是软弱,以后只会更受欺负。 所以说,俄罗斯一开始确实是为了挡着北约、保安全才打的仗,但打着打着,看到了资源的好处,国内民意也推着往前走,军事上又占了优势,心思早就从“止损”变成了“谋利”,自然就不愿意撤回本土,反而一门心思地持续推进了。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