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国际威望非常高!但是你会发现,各国领袖去美国,是想得到尊重;到中国,却是想拿钱。他们内心里对美国是怕,对中国是贪,可就是不怕中国。你们不奇怪吗?不论大国小国,几乎都这样。 美国那边的逻辑其实特简单,不跟你讲虚的,全靠硬实力压着。就说韩国吧,常年驻着两万八千多美军,以前还承担着八万七千万美元的驻军费,结果美国说涨就涨,一张嘴就要五十亿,翻了快六倍,连美军在关岛、夏威夷的部分开销都要算进去。 这明摆着狮子大开口,韩国经济本来就被贸易摩擦折腾得够呛,可除了跳脚反对,最后还是得坐下来谈,为啥?因为美军基地就在那儿,《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就是悬在头顶的剑,真闹僵了,安全保障没了着落。 日本更别提,原来一年掏十八亿美元“体贴预算”,美国直接要涨到八十亿,比韩国还狠,可日本也只能陪着谈判,毕竟驻日美军基地是它的安全底气。这就是怕的滋味,美国手里有实打实的威慑,军费说涨就涨,制裁说开就开,管你盟友还是对手,不服就得吃瘪。 再看中国这边,来的都是奔着实惠来的,而且大多摸准了咱们讲情义、好说话。斯里兰卡就是个典型,当年自己提出来要建汉班托塔港,中国二话不说给资金给技术,后来经营出了问题,中国又接手帮忙盘活,结果西方喊“债务陷阱”,斯里兰卡就跟着跑,就算拿了这么多好处,它也从没把中国当成安全依靠,遇事还是得看大国脸色。 菲律宾更明显,邓小平八十年代就提出南海共同开发,中国等了三十多年才盼来实质性进展,可历届政府换了一茬又一茬,立场跟着翻来覆去地变。阿罗约时期签了三方勘探协议,转头就通过《领海基线法》抢岛礁;杜特尔特搞联合开发,国内亲美势力还在念叨着美菲防御条约,说到底还是觉得美国能给安全保障,中国给的只是钱和项目。 连欧洲那些发达国家也一样,一边靠着中国市场吃饭,一边跟着美国对中国搞限制。荷兰的安世半导体,把两大生产基地放中国,上海晶圆厂一年能产四十万片12英寸晶圆,东莞基地还是全球最大的小信号零部件生产地,吃够了中国供应链的红利。结果转头就想踢开中资,切断中国区的系统权限,单方面换CEO,算盘打得噼啪响。 为啥会这样?根子就在中美处事的逻辑不一样。美国是给你好处但附带铁链,援助要绑政治条件,驻军要占战略要地,谁不听话就拿制裁大棒砸,连盟友都不放过。 日本当年想搞半导体赶超,美国直接抡起反倾销大棒,逼着签不平等协议,从此只能跟在美国后面喝汤;欧洲盟友要是不听话,北溪管道说炸就炸,能源价格涨上天也得忍着。这种“怕”不是没来由的,是一次次实打实的教训堆出来的,知道美国真敢下手,而且下手就疼。 中国正好反过来,讲究患难见真情,斯里兰卡打内战要支持,给;巴基斯坦修公路要资金,给;非洲建铁路要技术,还是给。可太讲情义就容易没规矩,时间长了,各国就摸透了,中国的好处好拿,就算有点小摩擦,也不会真怎么样,反正笑脸总能换来援助。 直到最近安世半导体这事儿,才算让欧洲见识到中国也有硬手腕。一句出口管制,就让十六家欧洲车企急着跳出来求情,荷兰总部也不敢再硬刚,这说明不是中国没手段,是以前太不想用。斯里兰卡后来之所以主动澄清“债务陷阱”,也不是良心发现,是知道中国的援助不是无限的,真断了支持,没人能接得上。 其实中国愿意帮世界发展的心是真的,修铁路、建港口、搞合作,都是实打实的惠民工程,可光靠讲情讲义根本不够。就像借钱给朋友,一次两次不还,还不好意思要,最后只能自己吃亏。 现在越来越清楚,给好处的同时必须立规矩,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越界了有什么后果,都得说在明处。不然就算给的好处再多,人家也只当你是冤大头,永远换不来真正的尊重,只有把规矩立起来,好处才有价值,帮助才有分量。
美国人问中国:“你最想和谁干一仗,来证明你现在的军事实力?”美国人认为中国会选
【18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