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好消息!英伟达100%退出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了0%。

景铄看科技 2025-10-18 09:52:07

天大的好消息!英伟达100%退出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了0%。 早在2022年,当美国政府着手限制高性能芯片出口之际,英伟达便已迅速做出反应,开始针对中国市场调整其产品策略,展现出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   为应对相关限制,英伟达特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所谓“阉割版”芯片,像A800、H800便在其列,这两款芯片还被大众戏称为“定制低配版”。   但即便如此,相关芯片还是在2023年年底再次被纳入出口管控名单。这意味着,即使英伟达愿意,也无法再向中国客户提供哪怕是“缩水版”的高性能芯片,市场自然也就慢慢冷却了。   到了2024年,英伟达的中国业务已近乎停摆。虽未发布官方“退出”声明,但英伟达在各大渠道商、合作方,乃至相关采购项目里的踪迹渐稀,其身影如渐隐于雾霭,终至完全消逝不见。   更有行业媒体指出,英伟达已经暂停了在中国区的大部分合作计划,甚至连售后服务团队也开始进行调整。   这不是简单的“减少供货”,而是从基础层面的“业务清零”。所以,说它“100%退出”,并非夸张,而是现实。   很多人会问,英伟达为什么舍得放弃这个曾经占据全球三分之一营收的巨大市场?答案并不复杂。在美国政府层层加码的出口限制下,英伟达已经没有多少自主权。   一边是政治风险和监管红线,一边是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与发展潜力,英伟达既想吃肉又怕烫嘴,结果就是两头为难。   最终,它为求“自保”,决然放弃对中国市场的直接供货。以“彻底退出”这一举措,妄图在美资本市场谋得一方安稳之地,以求全身而退。   但更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真的需要英伟达吗?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虽然在初期确实依赖于英伟达的硬件生态,但随着国产替代的不断推进,这种依赖性已经大幅降低。   比如在大模型训练、图形渲染、数据中心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转向国产芯片,而这些替代方案虽然在某些性能指标上还有差距,但在稳定性、生态兼容性、成本控制方面,已经具备了实战能力。   国家层面也早已未雨绸缪。从“十四五”规划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视,到各地政府出台的高性能计算专项支持政策,再到央企、国企牵头的国产GPU替代项目,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化进程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   英伟达的退出,反而成为了一个加速器,让更多原本依赖进口的行业客户开始直面国产化挑战,倒逼中国芯片企业加快创新步伐。   当然,也不能否认,短期内英伟达的退场确实会带来一些阵痛。尤其是在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以及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原本已经建立在英伟达平台上的算力体系需要重新调整。   但正因为这个“阵痛期”,反而让整个行业清醒过来——不能再把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自主可控,不只是一个技术目标,更是国家安全、经济稳定的根本保障。   中国并没有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这从侧面说明,我国对外资企业仍持欢迎态度,只要遵守本地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则,合作之门始终敞开。   英伟达的退出不是我们主动驱逐的结果,而是其自身战略和政策环境变化的产物。这也再次体现出中国在国际科技博弈中的理性与克制,不搞封锁、不搞脱钩,用实际行动展现开放的姿态和发展信心。   中国科技已经不再是那个仰望西方、依赖进口的“追赶者”,而是在不断试错中摸索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标志着国产替代的信心已经从“可行”转向“可期”,也意味着中国高性能芯片生态正在走向成熟。   未来的路仍然不易,但方向已经非常清晰。一方面是政策加持,另一方面是技术积累,再加上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完全有能力在没有英伟达的日子里,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素材来源:黄仁勋:英伟达 100% 退出了中国市场,份额暴跌到 0! 2025-10-17 23:00·新浪财经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