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突然向全球中国卖家发出通知,要求10月31日前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三季度完整交易数据,这不是亚马逊故意找茬,而是全球税务圈的“透明化大潮”终于拍到跨境生意的岸边了。 要说清楚这事儿的门道,得先看全球那盘大棋。G20早就牵头让经合组织搞了套“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说白了就是各国税务机关要互通有无,谁家的纳税人在海外藏收入、逃税款,一查就能对上线。 现在已经有100个国家承诺实施这套标准,中国2018年就跟着启动了首次信息交换,这根本不是针对中国卖家的特殊政策,而是国际社会早就达成的共识。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不可能逆着这股潮流走,毕竟跟各国税务部门对着干,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再看国内的规矩,亚马逊更没理由含糊。它在中国有正经的运营主体,不管是亚马逊卓越还是上海的贸易公司,都拿着合规资质,而国家早就出台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平台得配合税务部门收集报送信息。 更何况今年金税四期已经全面落地,税务、海关、银行的系统全打通了,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能一站式监控,别说亚马逊,就是其他跨境平台也得老老实实报送数据,想靠“没在中国设公司”躲清闲根本不现实。 对亚马逊来说,这波操作其实是“趋利避害”。要是敢不报、瞒报或者漏报,按照规定最高能罚50万,搞不好还得停业整顿,这损失可比配合报送大多了。 而且它报的数据也不是随便填填,得把卖家的纳税人识别号、 店铺ID这些“身份底册”交上去,还要附上三季度的销售总额、订单数量、净收入这些明细,一分一厘都不能含糊,毕竟税务部门拿着这些数据,能直接跟海关的报关信息比对,要是销售额和货值对不上,立马就能锁定异常。 最该琢磨明白的其实是卖家们,这事儿压根不是“针对谁”,而是跨境生意的合规门槛实实在在提高了。以前跨境电商刚兴起时,有些卖家靠私户收款、低报货值避税,因为平台和税务系统没打通,确实藏在了监管盲区里。 可现在金税四期的AI算法能自动比对行业税负率,个人账户年收款超200万没申报就得预警,亚马逊把交易数据一交,相当于给每个卖家的收入建了本“明账”,再想耍小聪明根本行不通。 说到底,这波报送通知就是个信号:跨境生意的“野蛮生长”时代过去了,合规才是长久生存的根本。亚马逊不过是先站出来接了招,毕竟跟着国际共识和国内规矩走,才能在全球市场稳当做生意。 对卖家来说,与其抱怨麻烦,不如赶紧把税号备齐、核对好收入数据,老老实实申报纳税,毕竟在税务透明化的大趋势下,合规这道坎,迟早都得跨过去,早适应早踏实。
好家伙,鹰酱那边直接掀桌子了。一夜之间,几百万件我们这边产的智能手表、摄像头,
【39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