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土耳其发现超6亿吨稀土矿,瞬间觉得自己手握“王炸”,扭头就找中国:“你出技术,我出矿,技术还得归我。”这算盘打得,隔着大西洋都能听见响。 2025年初,全球矿业界被土耳其能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甩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他当众宣布:中国企业如果想参与开发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省那个储量号称6.94亿吨的巨型稀土矿,就必须把稀土加工技术交出来! 可它压根没搞明白,稀土这行当从来不是“有矿就有一切”,不然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也不会守着全球第二大储量却在2015年活活亏到破产。 就说这6.94亿吨的“王炸”到底含水量有多少,土耳其的矿主打钕这类用于永磁铁的轻稀土,虽说赶上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热潮,但轻稀土本身不算稀缺,真正金贵的重稀土它那儿没多少。 更关键的是,稀土矿石就是块“石头”,想从中把有用的元素拆出来,那是难上加难。 日本早在2021年就盯着土耳其的矿眼馋,拉着JOGMEC机构反复对接,结果折腾了好几年连条正经生产线都没搞出来,究其根本就是没掌握核心分离技术,连日本这样的工业强国都啃不动的硬骨头,土耳其居然觉得能靠“要”就拿到手。说直白点,中国的稀土技术可不是菜市场里能讨价还价的萝卜。 成都综合利用所搞的“浮团聚磁选”技术,能在常温下把稀土精矿纯度提到65%以上,回收率从原来的20%飙到60%,这手艺连美国的矿山都当成救命稻草。 当年芒廷帕斯矿破产后,还是靠中国团队三次赴现场调试技术,才把生产成本压下来,让矿山起死回生。 更别说稀土分离提纯的硬功夫,我国现在能把稀土氧化物纯度做到99%以上,回收废旧磁材的稀土回收率更是不低于97%,这水平全球没第二家能比。 土耳其想要的不是简单的“方法”,是人家实验室里熬了十几年才磨出来的专利壁垒,光成都综合利用所就握了10项稀土相关专利,其中还包括美国专利,这些技术怎么可能说给就给? 如果再扒产业链的底细,土耳其更该清醒点,就稀土产业里,挖矿是最没技术含量的环节,利润占比连10%都不到,真正赚钱的是分离、提纯、深加工这些环节,利润能占到60%以上。 就像格陵兰的克瓦内菲耶尔德矿,国外机构折腾半天只能搞出14%纯度的精矿,中国用常温浮选技术直接做到23.5%纯度,回收率还高了13个百分点,环保成本还更低。 土耳其要是真拿不到中国技术,挖出来的矿石要么低价卖给别人当原料,要么运到中国加工再买回去,中间的差价足够把它那点“矿脉优势”啃得一干二净。 2025年初我国刚公布稀土电驱开采技术突破,采收率飙到95%以上,浸取剂用量减了80%,等于直接降低了对原矿的依赖,土耳其的矿在市场上更没了议价权。 其实土耳其也不是没找过备胎,可一圈问下来才发现都是“空心萝卜”。 美国自己的佩里奇矿尾矿处理,都得找中国公司签75万美元的技术合同,根本没多余的本事输出技术;欧洲企业连自家的稀土出口申请都得等中国审批,哪有能力帮别人建生产线。 商务部早就说得明白,稀土技术出口得合规,不是谁想要就能给,那些想靠抢技术走捷径的念头,根本就是白费力气。 说到底,土耳其犯了个最基础的错误:把矿藏当核心竞争力,却忘了现代工业里“技术才是通行证”。美国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诺兰斯矿,哪个不是靠中国技术才从“废矿”变“金矿”? 中国现在不仅能处理各种难选矿,还搞出了废旧稀土回收技术,回收率近百分百,等于打通了资源循环的闭环。 土耳其守着大矿却没技术,就像拿着顶级面粉却不会烤面包,最后只能看着别人把面包卖得火热,自己手里的面粉还在贬值。 核心技术从来不是讨来的,是实验室里熬出来的、是无数次试验磨出来的。中国握着稀土分离提纯的全球专利话语权,掌控着60%以上的深加工产能,市场规则自然由我们定。土耳其再怎么喊着要技术,也改变不了“矿离了技术就是石头”的事实。 毕竟在全球产业链里,真正的“王炸”从来不是地底的矿藏,而是能把矿藏变成宝贝的技术实力,这一点,时间会看得比任何矿脉都清楚。 主要信源:界面新闻-发现近7亿吨稀土矿 土耳其会成第二大稀土资源国吗?
美国又赢麻了!美国高校发布信息:突破稀土提炼技术,回收率超过90%,很快就会摆脱
【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