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刘邦搂着戚夫人亲热,被大臣周昌撞见,周昌吓得转身就跑,岂料,刘邦追上去,双腿一蹬,骑到了周昌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怎样的皇帝?”,周昌怒气冲冲地说道:“ 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暴君。”刘邦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周昌心里发毛,等着受罚。公元前195年,虚弱的刘邦躺在病榻上,早已没了正常站立行走的力气。 刘邦从沛县小吏起步,靠着机敏和运气打下江山,建立汉朝后,关中成为他的大本营。戚鳃作为旧部,率三千精兵归附,帮助刘邦在鸿门宴后稳住阵脚,他的女儿戚夫人由此入宫。她不只貌美,还擅长歌舞,常在刘邦疲惫时陪伴左右。彭城之战后,刘邦在定陶纳她为妾,生下刘如意,这孩子眉眼间颇有父亲的影子。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日渐加深,常在闲暇时拉她入怀,耳语军中旧事。这种亲近,本是皇帝的特权,却渐渐影响朝政走向。 戚夫人深谙刘邦心意,总在私下提及刘如意的聪慧,暗示太子刘盈太过木讷,不堪大任。刘盈是吕后所生,早年立为太子,他性情温和,处理政务稳重,却缺少刘邦眼中的锋芒。吕后从沛县随夫征战,项羽囚禁她两年,她熬过苦难,头发斑白,仍掌管后宫。刘邦欠她情分,但戚夫人的柔情往往化解他的愧疚。废立太子的念头,就这样在宠爱中悄然生根。 废储传闻一出,朝堂震动,老臣们视之为国本动摇。周昌作为御史大夫,第一个站出来阻拦。他口吃严重,上书时声音断续,却字字铿锵,握着笏板在殿上跺脚,群臣附和声浪四起。周昌不只口头反对,还堵在宫门前,直言天下初定,怎能因私欲乱纲。他引秦二世废长立幼导致亡国的旧例,反复陈词,额上青筋暴起。刘邦几次拔剑作势要斩他,周昌却腰杆不弯,眼睛直视前方。刘邦气急败坏,甩袖而去,只骂他多事。这种直臣作风,让刘邦既恼火又无奈。 周昌的坚持,源于对汉室长治久安的担忧,他视太子为根本,绝不容许因一妃子动摇。戚夫人见刘邦烦躁,便在耳畔添油加醋,抹泪诉说刘盈难当大任。刘邦心头一热,决定暂避朝议的聒噪。废储之事虽暂搁置,但刘邦的偏心已成朝野共识。这种君臣对峙,暴露了刘邦性格中的随意与专断,他从底层爬起,习惯用泼皮手段解决问题,却忽略了帝王需顾全大局的道理。 骑脖子事件发生在刘邦称帝第七年,那时戚夫人又一次哭求换储,刘邦带她去园中散心。周昌本为再谏废太子,闯入时撞见两人亲热。他脸色煞白,赶紧转身逃离,刘邦恼羞成怒,追上后双腿一蹬跨坐到周昌肩颈,双手按住头顶,低头问他视自己为何种皇帝。周昌脖子被压,脸涨红,却梗直腰杆,回击说刘邦如夏桀、商纣般的暴君。刘邦闻言大笑,笑毕跳下,拍他后背,还让内侍送来冰镇梅子,说换别人早没命了。这件事虽以笑收场,却暴露刘邦的粗鲁本性,他用这种街头把戏试探臣子底线,周昌的硬气则赢得敬畏。 事后,刘邦未完全放弃换储,他总觉得刘如意更有冲劲,更像自己。可周昌的顶撞,让他意识到朝中阻力巨大。这种君臣互动,虽看似荒唐,却折射出刘邦的复杂:他欣赏直言,却不愿真正让步。历史记载,此事源于《史记》,司马迁以此笔触刻画刘邦的市井气和周昌的骨气。 刘邦继续试探群臣,在宴席上偏向刘如意,吕后闻讯急召张良入宫,泪诉母子危局。张良建议请出商山四皓,这些隐士当年刘邦三请不至,如今可为太子所用。吕后遣使携金玉,亲笔书信,历经周折将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请来。宴会上,四人须发皆白,立于刘盈身后,齐声愿效死力。刘邦定睛一看,忆起旧事,酒杯落地,脸色铁青。四皓的出现,显示太子势力根深蒂固,连隐士都站队刘盈。刘邦知大势已去,罢手不提废储。这件事标志着刘邦的失败,他低估了吕后的手腕和士人网络。商山四皓的隐居,本是避秦末乱世,如今出山护太子,体现了儒家忠君理念的韧性。刘邦虽退让,却封刘如意为赵王,命周昌任赵相,嘱其护佑周全。周昌领命,知此去凶险,却跪谢不怠。刘邦的安排,表面是补偿,实则推周昌入火坑,这种父子情与权谋的纠葛,让人感慨帝王家的无情。 刘邦崩逝于公元前195年,吕后掌权后迅即动手。她先召周昌入京议事,周昌推阻三次,吕后许诺厚禄,方才应召。刘如意独留赵地,不久吕后再召其入宫,下毒酒,刘如意饮后腹痛而亡,年仅22岁。周昌闻讯闭门痛哭,三日不起,吕后遣人慰问,他卧榻自责护主无方。三 年后,周昌病故,手中犹握刘邦当年送的梅子核。这段结局,凸显吕后的狠辣,她从受害者转为复仇者,用极端手段清除隐患。戚夫人更惨,被吕后囚于永巷,剜目断肢,制成人彘,惨状骇人。刘盈继位七年,郁郁而终。刘邦的宠妾之争,以血腥收场,周昌的忠诚成王朝注脚。这种权力更迭的残酷,提醒后人,帝王私欲往往酿成家族悲剧。
有一天,刘邦搂着戚夫人亲热,被大臣周昌撞见,周昌吓得转身就跑,岂料,刘邦追上去,
纸上点将
2025-10-16 18:48:11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