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将出现2025年第1号洪水放心,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我们已经为黄河安装了一个

墨者善受本人 2025-10-13 10:14:34

黄河将出现2025年第1号洪水放心,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我们已经为黄河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守护网,确保面对洪水的时候,这个守护网,确保黄河安澜。

黄河安澜的守护网,是由上游峡谷间的巨型水库、中游奔腾中的控导工程与下游平原上的 “水上长城” 共同编织而成。在青海龙羊峡的崇山峻岭间,这座黄河上游库容最大的水库如同定海神针,凭借 247 亿立方米的总库容,能将上游突发洪水的峰值削去近半,为下游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而下游河南境内的小浪底水库,更以每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闻名,通过人造洪峰将河道内淤积的泥沙冲入大海,近二十年累计排沙超 30 亿吨,让河床平均下切 2.03 米,相当于为黄河下游拓宽了行洪通道,曾经 “三年两决口” 的险滩如今能从容应对花园口 22000 立方米每秒的洪水。

沿着黄河向东,山东段的堤防工程见证着治黄技术的迭代升级。从 1946 年 “一年做、两年修、三年就得出窟窿” 的秸埽坝,到如今 800 多千米全线标准化的石质堤防,三次大规模加高培厚让大堤抗洪能力实现质变。2024 年刚完工的 “十四五” 防洪工程(山东段),不仅完成了 96 处河道工程 1104 道坝的建设,还对 44.63 千米北大堤进行加高帮宽,配套的堤顶防汛路能让抢险物资在暴雨中快速抵达任何险工点位。济南段的标准化堤防更是拿下中国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成为大江大河堤防工程中的标杆,站在堤顶远眺,只见石坝如链,绿树成荫,“只闻风声起,不见尘土扬” 的景象取代了昔日的黄土飞扬。

这些硬件设施的背后,是一套日益智能的调度体系在默默运转。黄河水利委员会打造的 “数字孪生黄河” 系统,能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遍布河道的传感器,实时模拟洪水演进过程,2023 年汛期曾精准预测某次洪峰抵达时间,误差不超过 1 小时。当上游来水超标时,龙羊峡、刘家峡等水库会根据指令梯级拦蓄,小浪底水库则适时泄洪排沙,下游堤防与控导工程协同控导水流方向,形成 “拦、调、排、放” 的立体防御网。山东境内改建完成的 22 座引黄涵闸,不仅保障着沿岸生产生活用水,在洪水来临时还能通过精准调控分流压力,让水利设施在防洪与兴利间找到平衡。

从青藏高原的雪山融水到渤海之滨的入海口,这些水利设施如同一个个精密的齿轮,共同守护着母亲河的安澜。它们不仅是混凝土与钢铁的构筑,更凝结着几代治黄人的智慧,让黄河从 “害河” 变为 “利河”,在岁岁安澜中滋养着沿岸亿万生灵。

0 阅读:1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