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主播骗了钱,可是法院不帮我!13岁小孩“打赏”主播有效吗? 这是很多案例当事人的共同呼声,不少人打赏后觉得“被骗”,起诉到法院却败诉,这并非法官枉法裁判,而是法律认定“诈骗”有严格标准。从各级法院的真实判例看,这三个误区最容易让人栽跟头。 误区一:主播喊“哥哥”“老公”就是诈骗, 抖音上有案例明确指出,主播的这类称呼本质是提供情绪价值,用户打赏时获得了精神满足,属于自愿消费。上海二中院审理的案件中,即便主播与用户有暧昧聊天,法院也只认定打赏是赠与,而非诈骗——因为主播没虚构核心事实骗取钱财。法官认为,成年人应清楚直播中的互动带有表演性质,不能把“话术讨好”等同于“诈骗”。 误区二:主播隐瞒婚史、美颜过度算欺诈 有用户因主播虚报年龄、隐瞒婚史起诉,却被法院驳回。这是因为直播打赏属于消费服务合同关系,主播的此类行为最多算“民事欺诈”,达不到刑事诈骗的程度。就像美颜滤镜是行业常态,用户接受了直播服务,就不能事后以“信息不实”主张被骗。 误区三:后悔打赏就能以“被骗”为由要回 北京某法院判决显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正常打赏,只要主播没虚构“恋爱”“借钱救急”等情节,就不能认定诈骗。江苏一案例中,男子打赏150万后反悔称“被骗”,法院查明无诱导证据,直接驳回诉求——法律不支持“消费后反悔就认骗”的逻辑。 其实法院的核心标准很明确:是否有“虚构事实+非法占有”的故意。单纯的话术讨好、信息美化不算骗,但若主播转到私域后虚构恋爱关系骗钱,就可能构成诈骗。成年人打赏前得想清楚:情绪价值也是服务,自愿买单后再喊“被骗”,法院可不认。主播打赏 直播打赏骗局 主播聊感情骗刷礼物算诈骗吗? 沉迷打赏女主播是什么心理? 直播打赏到底该不该取消 什么人才会给主播打赏
我被主播骗了钱,可是法院不帮我!13岁小孩“打赏”主播有效吗?这是很多案例当事
法叔讲理
2025-10-12 11:02:23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