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

风云史迹 2025-10-11 16:54:04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临时性接入”,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三到五年内要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 这话听着多少有点给自己找台阶的意思,毕竟伊朗这些年在定位信号上吃的亏,早就够写一本血泪账了。 就说今年6月跟以色列那12天的冲突,伊朗这边简直是被人按着打,圣城旅的情报负责人穆罕默德·卡齐米、核科学家费雷敦·阿巴西,全在空袭里没了踪影。 后来大家才搞明白,以色列能这么精准“点名”,全是靠美国GPS卖的破绽——伊朗军方的导弹制导、车辆导航,甚至高层出行的定位设备,全指着GPS干活,人家只要盯着信号轨迹,就能把核设施的离心机大厅、运输路线摸得一清二楚。 纳坦兹核设施遇袭那次,就是运输车辆的GPS轨迹被盯了梢,才让对手端了老巢。 更糟的是GPS还动不动“抽风”,冲突期间波斯湾的超级油轮定位数据乱得离谱,一会儿显示在伊朗山顶,一会儿又跑到阿联酋赛马场,9万多个定位点里错了1500多次。 伊朗自己想干扰信号防追踪,结果民用导航全瘫了,德黑兰交通堵成停车场,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直接搁浅,简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偏偏这时候中国北斗的表现反差大得刺眼,同一区域里信号稳得没出过一次故障,就算通信断了,独有的短报文功能还能让指挥链路接着转。 这种“不用看人脸色”的安全感,正是伊朗最缺的。 其实中伊早在2015年就谈过北斗合作,2021年的全面合作计划里还把导航当重点,只是之前受美国制裁和内部分歧拖累,一直没推进。 直到今年冲突吃了大亏,才赶紧加快切换,本土企业都在忙着升级设备,搞GPS和北斗的双模兼容,军方更是急着把北斗装到导弹和无人机上,毕竟巴基斯坦之前靠北斗提升了导弹精度,这现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可这边刚接上北斗,亚兹达尼安就忙着喊“临时”,还放话三五年搞自己的系统。这雄心是挺足,但真要动手搞起来,才发现处处是坎儿。 建导航系统可不是放几颗卫星那么简单,入门就得凑够20颗以上卫星,地面站网络维护、星载原子钟这些核心技术,伊朗至今都没完全掌握。 中国北斗从立项到能用花了那么多年,已经算快的了,伊朗想三五年搞定,实在有点不切实际。 说穿了,这“临时接入”的说法更像种姿态——既想赶紧用上北斗的安全保障,又不想落下“依赖中国”的话柄。毕竟伊朗2011年靠干扰技术截过美国RQ-170无人机,当年还飘了一阵,觉得自己能搞定GPS的门道,结果十几年过去还是没摆脱依赖。 现在吃了大亏转向北斗,嘴上总得硬气点,说要搞自主系统撑撑场面。 但现实摆在那儿,伊朗80%的民用设备还靠着GPS,全面替换得砸几亿美元,军事装备的制导系统、导航算法都得重新设计。 美国还在旁边盯着,动不动威胁制裁,想靠自己短期内建起导航网,难度堪比登天。 说白了,伊朗现在就是一边抱着北斗的“救命稻草”,一边嘴硬说只是临时借用。这背后既有对技术自主的执念,也藏着被GPS坑怕了的无奈。 只是三五年的期限一到,到底是真能拿出自己的系统,还是继续用北斗“临时”下去,恐怕连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 毕竟卫星导航这东西,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能造出来的。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GPS频繁中断,伊朗高官:希望接入中国北斗,更安全》

0 阅读:64
风云史迹

风云史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