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内容强制打水印引论战:创作者吐槽“一刀切”,防诈骗派称“刚需” 9月1日

丁哥分享 2025-10-11 10:53:35

AI内容强制打水印引论战:创作者吐槽“一刀切”,防诈骗派称“刚需” 9月1日,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标识(如文字提示、图形角标)和隐式标识(如数字水印、元数据),未合规者将面临监管处罚。 新规落地后,创作圈与普通用户的态度立刻分化。某短视频平台的图文创作者晒出带有“AI生成”角标的作品截图吐槽:“用AI生成线稿再手工上色修图,结果整幅画都要打标,观众直接划走说‘又是AI垃圾’”,还有文案博主提到“混剪AI生成的背景音,整条音频都得加语音提示,破坏了作品完整性”。不少中小创作者直言,平台检测技术“太灵敏”,哪怕仅用AI辅助改了个标题,内容也会被自动标注。 而支持方的声音同样强烈。有网友转发“AI换脸诈骗老人养老金”的新闻评论:“之前刷到‘明星荐股’视频差点上当,现在有隐式水印能溯源,骗子没那么容易造假了”。某反诈民警在社交平台科普时展示检测工具,称通过读取元数据里的隐式标识,已识破3起用AI生成虚假公文的案件。 争议焦点更集中在“边界模糊”上:有用户问“用AI生成灵感草稿算合成内容吗”,也有企业质疑“商用AI设计图打标后客户不愿买单”。目前不同平台的执行尺度差异明显,有的要求“全程标”,有的仅对纯AI生成内容打标,而监管部门尚未出台细化解读。这场关于“创新自由”与“内容透明”的博弈,还在随着新规落地持续升温。

0 阅读:1
丁哥分享

丁哥分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