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仪征十二圩某大型船厂给工人安装定位器这一事件引发关注。定位器被安装在工人的

扬州木子嫣 2025-10-09 13:06:36

近日,仪征十二圩某大型船厂给工人安装定位器这一事件引发关注。定位器被安装在工人的安全帽内,通过智慧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实时看到厂区内工人的分布情况。 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怎么说呢?既支持又反对。有人觉得这是对劳动者的“监控”。我认为船舶制造是一个工序复杂、涉及工种众多、人员流动大、场地广阔的行业,精准的人员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传统考勤难精准把控工时效能,通过定位器,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工人的位置和行动轨迹,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避免出现窝工、怠工现象,让每一分钟劳动力价值可视化,有效提升生产进度。最关键的是船舶制造过程中会有高空作业、密闭舱室作业等存在危险作业环节,定位器可以帮助企业在发生突发情况,比如火灾、爆炸等事故时,迅速确定工人位置,实施救援,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反对的是安装定位器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船厂职工的个人隐私。管理模式不能停留在“把人当机器管”的旧思维,有句话叫做“人尽其才、劳有尊严”。虽然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船厂有权进行管理,但收集职工信息必须以“合法、必要、透明”为前提,若未经充分协商就强制推行,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犯劳动者隐私权。职工工作时间的每一次走动、停留都被系统标记。如果将个人行动轨迹完全暴露在监控之下,会让工人产生被时刻监视的束缚感觉,降低工作的尊严感、舒适感和安全感。如果滥用数据,作为不合理绩效考核的依据,或者泄露出去,将会给工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曾经就有某造船企业曾因定位数据过度解读引发劳资纠纷的先例,工人上厕所时间被精确统计后扣薪,技术管控异化为“如厕有罪论”。还有另一船厂曾因“定位显示离岗超5分钟扣绩效”引发集体维权。企业追求高效管理无可厚非,但必须在合法合规、尊重劳动者权益的框架内进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劳动关系领域的细则,定位系统安装需职代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把技术管理权还给劳动者。你是否支持仪征船厂安装定位器?还是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认为这种做法有待商榷?

0 阅读:0
扬州木子嫣

扬州木子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