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塔尼亚胡对中国的口头威胁,有人提醒中国要小心,毕竟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向来说到做到。其实,根本无需担忧。即便他真有动手的想法,也没有这个能力。 今年9月15日,内塔尼亚胡在美国议员面前突然点名中国,说我们和卡塔尔用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对以色列搞“信息围堵”。这话听起来挺唬人,但仔细一想,完全站不住脚,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中国驻以色列使馆的回应用了个特别贴切的词儿:“病急乱投医”。 这五个字可算是戳到他的痛处了,他现在真是病得不轻,国内都快乱成一锅粥了。以色列货币谢克尔兑美元汇率跌了超过四分之一,通货膨胀飙到8.7%,外资拼命往外跑。老百姓也受不了了,特拉维夫大学的数据显示只有两成民众还买他的账,八月份十万人上街要求他下台,连一堆退役的高级将领都联名喊话让他别瞎折腾了。他自己还深陷好几桩贪腐案的调查,保住总理位子差不多就等于在保他自己的自由。 在国际上更是混得众叛亲离,联合国大会上150个国家赞成立刻停火,反对的只有8个,连加拿大、荷兰这些老伙计都开始限制对以色列的武器出口了。国际刑事法院的检察官甚至直接要对他本人发逮捕令。都到这地步了,他当然得赶紧找个“强大的外部敌人”来背锅,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更讽刺的是,他居然好意思说别人搞“信息围堵”,好像自己是个受害者似的。可实际上,以色列自己才是玩舆论战的老手,他那套叫“哈斯巴拉”的公共外交战略,早就练得炉火纯青了。冲突一爆发,以色列外交部就砸下重金,在YouTube和X这些平台上狂投广告,一周多时间就搞了30个广告,观看次数超过400万次,甚至把广告打到了《愤怒的小鸟》这种儿童游戏里。 他们还搞过一个叫Act.IL的手机应用,像发游戏任务一样指挥用户去举报亲巴勒斯坦的内容、给亲以色列的评论点赞,做完任务还能积分排名,这套路玩得那叫一个溜。 要是觉得上面这些只是小打小闹,那再看看以色列在网络战领域的硬实力,那才叫让人背后发凉。它的8200部队可是全球顶尖的网络战力量,据说当年瘫痪伊朗核设施的“震网”病毒就有他们的份。 还有那个臭名昭著的“飞马”间谍软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控制任何一部手机,连记者、人权活动家甚至外国元首都敢监控。就这么一个把国家级监控工具当商品满世界卖的国家,居然有脸指责别人在信息领域制造威胁? 所以内塔尼亚胡这次突然把矛头对准中国,背后的小算盘其实挺明显的,他就是想玩一招“议题绑定”。他看到现在渲染“中国技术威胁”在美国是政治正确,就照搬华盛顿打压TikTok的剧本,把中国打造成共同敌人。这样就能把巴以冲突这个地区难题,硬塞进中美全球竞争的大框架里,让美国觉得支持以色列就是在对抗中国,是在维护自己的霸权。要是这招能成,那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可就更铁杆了。 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现在连自家执政联盟都快hold不住了。七月份的时候,两个极右翼的宗教政党因为“兵役豁免”法案谈不拢,差点掀桌子走人,让他的执政联盟在议会里只剩下61个席位,勉强过半,随时可能垮台。自家后院都快起火了,他哪还有多少精力真的对外开辟新战场? 更有意思的是,他这一通操作,反而阴差阳错地给中国送了几个“助攻”。这么一闹,中国正好可以向世界再次明确支持“两国方案”的公正立场,在广大的全球南方国家那里赢得了更多道义上的认同。而且他这种缺乏证据的指控,在国际社会眼里,反而成了他战略混乱、孤立无援的生动写照。 说到底,内塔尼亚胡的狠话,更像是一个深陷内外困局的政治强人,在危机中的一种挣扎和表演。他真正要面对的难题,不是他想象中所谓中国发起的“信息围堵”,而是加沙地带真实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及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得不到公正解决所引发的全球性愤怒。他把源自普通人良知的声音歪曲成国家操纵的信息战,这既低估了全世界人民的判断力,也漠视了最基本的人类道义。 真正的安全不可能通过制造新敌人来获得,现在以色列最需要的不是替罪羊,而是政治智慧和创造性外交,去真正解决巴以问题这个核心矛盾。想靠碰瓷中国来给自己失败的政策续命,这条路恐怕只会越走越窄。
面对内塔尼亚胡对中国的口头威胁,有人提醒中国要小心,毕竟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向来说
桑代克
2025-10-07 12:15: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