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票赞成,3票反对,2票弃权,菲参议院批准对杜特尔特实施软禁! 10月初,菲律宾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特殊决议,呼吁国际刑事法院(ICC)对羁押在海牙的前总统杜特尔特改为软禁监管。这场投票结果背后,既是人道主义考量与司法程序的碰撞,也折射出菲律宾国内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 要聊这事,得先搞明白 80 岁的杜特尔特为啥会被困在海牙的拘留中心。这老爷子最出名的就是 2016 年上台后掀起的 "禁毒战争",当时他公开鼓励执法人员甚至民众与毒贩斗争,铁腕手段虽然让菲律宾毒品问题短期收敛,却也引来了人权组织的炮轰,说这场行动导致了数千人死亡。 ICC 盯着他好几年,终于在 2025 年 3 月 7 日发了逮捕令,指控他犯有危害人类罪,涉及 43 起谋杀案,3 月 11 日杜特尔特就在马尼拉被捕,当晚就被押去了荷兰,关在斯海弗宁恩监狱的 ICC 拘留中心。 更狠的是 9 月公布的起诉书,直接加了两项指控,把他 2013 年当达沃市长时的 19 起命案、2016 年当总统时 14 名 "高价值目标" 的死亡案全算上了,总共牵扯 76 条人命,ICC 检察官还说实际受害者远比这多,整个禁毒期间的杀戮是 "系统性且广泛的"。 按说这是司法程序的正常推进,可参议院突然跳出来提 "软禁",核心抓手就是杜特尔特的身体。 说句实在的,老杜的身子骨是真扛不住了。从 3 月进拘留所到 10 月投票,短短七个月,体重从 68 公斤掉到 42 公斤,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都打晃,记忆力也不行了,还查出了糖尿病、食管疾病,房颤和心律失常更是家常便饭。 9 月底,他女儿、副总统莎拉突然对外说,父亲在拘留所里晕倒了,急救车都来了,这消息一放出来,参议院里那些亲杜特尔特的议员立马就有了由头。 他们在决议里写得冠冕堂皇,说要找独立医疗团队评估,要是普通关押真有生命危险,就得换软禁,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借着 "人道主义" 给 ICC 施压 —— 毕竟真让一个前总统死在异国监狱里,不管法理上多占理,道德上都没法交代。 但谁要是真信这只是出于同情,那可就太天真了。这张投票结果,根本就是菲律宾中期选举后权力洗牌的直接体现。 2025 年中期选举刚过,马科斯家族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 12 个新席位里只拿下 6 个,而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拉着自由派、反对派结成联盟,硬是把参议院的控制权抢了过来。 这种权力格局下,参议院推软禁决议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一方面,能借着杜特尔特的健康问题刷一波 "人道" 好感,毕竟他在菲律宾民间还有不少支持者,尤其是底层民众,觉得他的禁毒战争保护了家人安全;另一方面,这更是给莎拉铺路——2028 年总统大选不远了,莎拉现在一边骂 ICC"虐待" 她父亲,一边借着千亿比索的防洪贪腐丑闻搞街头抗议,把自己塑造成 "反抗不公" 的形象,这波操作下来,同情分和政治筹码全到手了。 马科斯心里门儿清,可他支持率才 25%,根本不敢硬刚,只能含糊其辞,嘴上说支持 "第三国安置",实际啥动作没有 —— 他怕杜特尔特真放出来会激活旧部,又怕对方死在牢里被扣上 "政治清算" 的帽子,只能卡在中间装哑巴。 最尴尬的其实是 ICC。按理说,它作为国际司法机构,不该受一国参议院的左右,可杜特尔特这情况太特殊了。之前 ICC 也给刚果、科特迪瓦的前领导人判过软禁,但都是条件苛刻,不准见媒体,电子设备全监控,可那几位身体没这么差。 现在杜特尔特动不动就晕倒,真要是在拘留所里出了人命,ICC 非得被骂成 "Z治工具" 不可,以后再想管其他国家的事就没威信了。 可要是轻易改软禁,说让步就让步,司法公正的脸面往哪搁?而且软禁的实操问题一大堆:是放菲律宾驻海牙使馆,还是找比利时、荷兰这些国家接收?谁来监管?钱谁出? 说白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 "该不该软禁",而是成了测试国际司法边界、撬动菲律宾政治格局的支点......
15票赞成,3票反对,2票弃权,菲参议院批准对杜特尔特实施软禁! 10月初,菲律
寒泉漱石鸣
2025-10-06 10:14:18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