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变化确实大,以前喊越南人过来广西砍甘蔗,一天50元人民币,后来变100人民币,再变成150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的甘蔗季节,至少要200元人民币。其实现在不用喊了,因为请广西本地人,也就200元人民币,可以不用请越南人了。 过去,越南小城镇的年轻人出来务工是常态,因为只有出门才能挣到钱。 可现在不一样,胡志明市、河内越来越多外资工厂冒出来,三星、苹果这样的巨头直接把生产线放在越南。 光三星一家公司在2024年出口额就达到数百亿美元,一个工人在电子厂每月能领到3000元人民币,比在外面砍蔗要稳当多了。 再加上越南本地工业园区的投资力度也在加大,仅越南—新加坡园区就拿下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几十万个岗位释放出来。 以前那帮出门靠出苦力养家的越南人,现在留在本地工厂上班,不仅工资稳定,还能照顾家人,出国打工自然就成了次选。 从生活成本来看,在河内商务区,一份午餐大约二十几块钱人民币,两个人晚上下馆子不到一百块,而在广西同等的城市,吃饭成本高出三分之一还不止。 住房也一样,胡志明市的普通公寓租下来三千多,南宁差不多地段的房子却要五千。 这么比较就清楚了,在越南当地拿同样的工资,要比跑到广西来生活宽裕得多,越南工人心里算明白了,来广西赚200块一天,不一定比留在本地工厂划算。 与此同时,广西本地劳动力也发生了转变,过去大家宁愿去珠三角拼工厂,觉得农活又苦又土。 这几年形势不一样,部分制造业往西部转移,广西的工资水平有所抬头,再加上疫情影响,很多人开始更倾向于留在家门口就业。 对他们来说,200块一天砍甘蔗,虽然辛苦,但不用漂泊在外,开支也稳定,这反而成了更多人的选择。 蔗农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像种了几百亩甘蔗的农户,以前怎么都请不到够用的工人,如今村里人主动上门打听活儿。 大家都希望不必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挣点钱贴补家用,对蔗农来说,这样也更踏实,毕竟少了跨境找工人的不确定性。 现在中国边境通关对普通体力劳动者越来越严格,虽然高端人才依旧能享受便利措施,比如长期签证或家属随迁,但这些都和砍蔗工没关系。 越南务工的这条传统路子越来越窄,而广西本地劳动力正好填补了空缺。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走势也在发生变化,越南工人生活条件改善的代价,就是他们的工资水平迅速接近中国。 许多企业发现成本优势不再,于是开始往柬埔寨等更便宜的地方转移,也就是说,越南劳动力的一部分竞争力正在消失。 面对工钱持续上涨,广西的蔗农和糖厂也在寻找出路,人工一天一吨的效率太低了,一旦人工太贵,就得考虑机械化。 越南靠工业化吸引就业机会,中国广西则在用机械化应对人工上涨。一头是跨境务工渐渐式微,一头是本地劳动力和农业转型接班,这样的变化,还会继续在边境线上演。
广西水灾,全国网红集体沉默!甚至连本土的广西网红视而不见!更可悲的是,外地的
【117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