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这种“记疼但不恋疼”的心态,恰恰是中国人最实在的处世智慧,百年前沙俄用不平等条约划走的 15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不是模糊的数字,而是刻在史料里的具体伤痕。 1858 年《瑷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 60 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走,相当于 4 个河南省的面积,这还是奕山擅自签订的城下之盟,咸丰虽怒斩奕山却拦不住国土流失。 1860 年《北京条约》又添 40 万平方公里,连库页岛和海参崴都丢了,东北直接没了日本海出海口,紧接着 1864 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划走西北 44 万,1881 年《伊犁条约》再失 7 万,短短二十多年,沙俄几乎没花一兵一卒,全靠武力恫吓就把东北西北大片土地揣进兜里。 这些伤疤和 918 事变、731 部队暴行一样,早成了刻进骨子里的记忆,历史书里每一页条约原文,都是不会被合作抹去的印记。 但中国人的智慧从不在过去里打转,如今中俄的互动全是 “实在人办实在事” 的写照。 俄罗斯的油正通过管道源源不断送来,就像中俄原油管道常年保持稳定输量,而中国修的路和基建正扎根俄罗斯远东 ——2023 年海参崴对中国开放成内贸中转口岸,东北货物借道这里运到长三角能省 30% 成本,2025 年图们江新跨江桥还开了工,吉林盼了百年的日本海出海口眼看要通了。 天然气更是重头戏,西伯利亚 - 2 管道签了 30 年长期合同,全线通了之后年输气量能填中国能源缺口,俄罗斯的气一进中国的炉,既暖了民生又稳了工业,这可不是短期投机的买卖。 更有意思的是钱的往来,现在中俄做生意早不看美元脸色了。2025 年的数据摆在那,双边贸易本币结算比例已经冲到 95%,比 “九成以上” 还多了五个点,人民币和卢布成了主力结算货币。 要知道这背后是实打实的利益互补:中国每年要进口 5.5 亿吨石油,90% 靠海运过马六甲海峡,万一有变数就麻烦,俄罗斯的能源正好成了稳定补给;而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能源出口受堵,中国市场直接帮它稳住了 40% 的能源出口份额,这种互补哪是 “站队” 能概括的。 别以为忘了历史,2004 年黑瞎子岛收回 171 平方公里,就是在明确边界时对历史的回应,但中国人清楚,纠结百年前的失地换不来当下的能源安全和发展机遇。就像曾纪泽当年在《伊犁条约》里争回伊犁九城,却不得不放弃 7 万平方公里,这种 “熊口夺食” 的妥协里,早就藏着务实的基因。 现在美国一边批评中国买俄能源,一边自己偷偷进口俄罗斯核原料,这种双标咱才不上当,毕竟能源安全握在自己手里,比跟着别人喊口号实在多了。 中俄贸易额从 2022 年 1900 亿美元涨到 2025 年近 3000 亿美元,能源、基建的合作越做越深。 本质就是 “记着疼但不跟疼较劲”,历史伤疤刻在心里,现实利益抓在手里,这才是最聪明的处世之道。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真实安德烈
2025-10-03 17:14: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