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是黄色的!金子也是黄色的!1669年,德国一男子为了提炼黄金,竟然煮了5000升尿液,被人嘲讽是傻子,最后黄金没提炼出来,却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价值比黄金还高? 这世上有一种元素,它既是构成生命遗传密码(DNA)的核心支柱,又是现代战争中被联合国禁用的恐怖武器,它能温柔地点亮一根火柴,也能引发一场令整个湖泊窒息的“赤潮”。 一个东西怎么能同时扮演造物主和毁灭者的角色?今天我们不按时间顺序讲故事,而是想带你看看这个奇特的元素,磷,它在化学、生命和人类文明中的三重矛盾身份,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智慧与困境。 它给世界的第一印象,是一抹神秘的冷光,三百多年前,一个叫布兰德的德国商人,异想天开地想从尿液里炼出黄金。 结果黄金没炼成,却得到了一种银白色的蜡状物,这玩意儿在黑暗中会发出幽幽的蓝绿色光芒,还不烫手。 他管它叫“Phosphorum”,意思就是“带来光的东西”。 但这温柔的冷光背后,藏着一副暴烈的脾气,这种物质就是白磷,燃点低到只有40℃,碰到空气就能自己烧起来,温度瞬间飙升到800℃以上,而且一旦沾到皮肤上就很难扑灭。 正是因为这种可怕的特性,它后来被做成了燃烧弹,最终登上了国际武器禁用的名单。 还好,暴躁的白磷可以被“驯服”,到了19世纪,化学家发现,只要隔绝空气加热,它就摇身一变成了性情温和的红磷,稳定、无毒,再也不会轻易自燃。 我们现在用的火柴盒侧面那层不起眼的摩擦条,就是它的功劳,如今,科学家们还发现了黑磷和紫磷,它们在半导体领域的潜力,预示着磷将在未来的电子科技里再次发光。 磷在自然界里的角色,同样充满了悖论,它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火”,含量在人体中仅次于钙,我们的骨骼、牙齿、细胞膜、甚至大脑里都有它。 它支撑着DNA的双螺旋结构,更是细胞能量“货币”ATP的核心成分,没有它,生命活动根本无从谈起。 正因为它对生命如此重要,所以它才存在于我们身体的代谢废物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布兰德能从那五千升尿液中把它给“煮”出来。 这个看似荒诞的实验起点,恰恰证明了磷与生命的紧密联系。 可生命终结时,磷又会化作另一副面孔。我们在野外偶尔听说的“鬼火”,其实就是尸体腐烂后释放出的含磷气体在空气中自燃。 这幽幽的磷火,让它在文化中与死亡和腐朽挂上了钩,成了生命逝去后留下的诡异信号。 人类发现磷的巨大价值后,便开启了第三重矛盾,我们从有限的磷矿中把它开采出来,制成化肥,养活了爆炸性增长的人口,可以说,磷是现代农业的基石,是关乎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 但我们对它的索取和滥用,正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大量没被庄稼吸收的磷肥,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这听起来像个好词,结果却是灾难性的。 过量的磷成了藻类的“兴奋剂”,导致它们疯狂生长,形成“赤潮”,耗尽水中的氧气,让鱼虾大量死亡。那 个维系陆地生命的元素,转眼就变成了扼杀水下生态的杀手。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那个在自家院子里支起二十口大锅,忍受着恶臭和邻居嘲笑的布兰德,他本人并没有因为这个伟大发现而暴富,反倒长期贫困,配方泄露后才让别人发了财。 他歪打正着的发现,开启了一段延续数百年的传奇,磷的旅程,从炼金术士的坩埚,到战场,再到我们的餐桌和未来的芯片工厂,它本身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科学的偶然,也映照出人类的创造与毁灭。 如何驾驭好磷这样的“双刃剑”,这个从尿液中诞生的元素,至今仍在向我们提出关于选择与责任的深刻问题。 信息来源:中化新网 202018-05-23 造黄金的意外所得
“活久见!”近日,天津,一女子发现自己家里的微波炉中,突然长出了一团黄色“蘑菇云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