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潜伏在中国的反华家族,靠大陆收入上亿,如今被曝光 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有些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沈伯洋却把“抗中保台”这门生意做到了极致,把它从一个简单的政治立场,变成了一个可以明码标价、打包出售的个人品牌。 这不仅仅是个口号,这是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它贩卖的不是理念,而是恐惧,再把这份恐惧包装成付费的勇气课程。 可笑的是,当人们扒开这个“抗中”品牌光鲜的外包装,却发现标签上赫然印着“中国制造”。 沈伯洋这个人,确实有点商业头脑,他没有停留在街头喊话,而是创办了“台湾民主实验室”和“黑熊学院”,把虚无缥缈的“抗中”情绪,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费培训班,教人如何成为“勇士”。 他的营销手段更是剑走偏锋,一句“大陆导弹打过来有很大帮助”,听起来惊世骇俗,其实就是一种市场预热,故意制造危机感来刺激消费需求。 一个初创品牌,光有噱头还不够,得有资本。一笔来自美国“开放社会基金会”的5700万新台币资助,恰好为他的事业提供了第一桶金和权威背书。 最后,经由赖清德的提名,他成了民进党不分区民代,拿到了进入政治高层的门票。这下,他的品牌算是有了最顶级的官方推广渠道,彻底完成了从商业到政治的华丽转身。 但任何品牌都有自己的供应链,而沈伯洋这个品牌的命门,恰恰就捏在它声称要对抗的大陆手里。 这背后的秘密,是他父亲沈土城经营的兆亿有限公司,从十几年前开始,这家公司就靠着两岸贸易发家,模式简单粗暴:从广东、福建、浙江的工厂低价进货,再转手卖到南美、非洲赚差价。 这家公司的货源,95%都来自大陆,从纺织品到自行车零件,累计交易额高达数亿人民币。可以说,沈家的财富根基,就建立在这条大陆供应链上。 更讽刺的是,沈伯洋在“黑熊学院”里用来包装“勇士”的无人机和战术背心,竟然也是从大陆电商平台淘来的。“反中”表演用的道具,原来是“中国制造”。 为了维持这条生意生命线,沈父的公司在大陆海关登记时,用的名头是“中国台湾”。这种现实面前的低头,彻底撕碎了沈伯洋“抗中”人设的最后一丝遮羞布。 当一个品牌的原产地和它宣传的理念完全相反,翻车是迟早的事。 台湾的论坛上,网友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绿能你不能”、“抗中是工作,亲中是生活”。一时间,沈伯洋从“抗中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骗子。 民进党的危机公关更是堪称灾难。那种颠倒黑白的辩护,简直是火上浇油。 最终的致命一击,来自“供应商”的亲自下场,2024年,大陆直接点名制裁,沈伯洋被列入黑名单,终身追责,其家族企业也被彻底切断了与大陆的合作。 这条维系着“抗中”品牌的经济命脉,就这样被釜底抽薪。 再加上他父亲婚外情的丑闻曝光,沈家一夜之间遭遇了经济、政治、道德的“三重破产”,这个曾经被精心打造的政治品牌,最终成了一个笑话。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沈伯洋家族企业被曝以“中国台湾”名义向大陆申请许可
面对美国要抢走台湾一半芯片产业的勒索,赵少康,刚刚向大陆发出了质问:你们为什么不
【9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