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和在讨论发动机热效率的问题,其实核心就是“用户用到的热效率”还是“实验室测到的热效率”。
其实这个挺好理解的,你可以把“用户用到的热效率”理解成“电车实际能跑到的续航”,把“实验室测到的热效率”理解成“CLTC续航”。为什么大家要去测续航?就是因为CLTC续航难以给消费者真实的参考。
所以,在发动机热效率上也是一样,你实验室数据做的再好,但是用户跑不到有什么用呢?用户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用的热效率。
在这点上,我就想到说过的“不许过度吹嘘”,长城在魏牌蓝山上搭载的发动机公布的数据就是实实在在的工程效率,是发动机在真实工况负载下给到的效率,用户是可以得到这个效果的。尽管41.5%的数字可能不如实验室的数据好看,但这是消费者真实可以用到的,对用户有现实参考意义。
还是那句话,我们鼓励真牛,但不鼓励吹牛。
魏建军称拒绝过度营销长城汽车过于实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