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9万元?!别克这是跪下来,还是站起来了?昨晚的别克至境L7上市发布会最后

惜寒聊汽车啊 2025-09-29 21:33:23

16.99万元?!别克这是跪下来,还是站起来了?

昨晚的别克至境L7上市发布会最后宣布价格的时候,这是我看到价格后的第一反应。

失去溢价的跪下去

说跪下去,爱人作为一名君越车主感触是复杂的,2009年君越第一次改款的时候,她第一次接触了当时这款美系旗舰,当时因为选了香槟金的顶配还必须绑定额外装饰的钱,30万的价格在当时毫无疑问的成为中高端豪华美系轿车的代表。至今,她还记得当时销售对“君越”这个品牌的介绍:

“LaCrosse一词来源于法语‘la cross’,代表着皇家的权威,中文里的‘君’代表着尊宠和高贵,‘越’代表着突破和超越,是完全向上的新一代座驾”。

而在当时,君越车型其实是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存在,向上在争取沃尔沃和凯迪拉克等入门车型的用户,向下压制凯美瑞等传统B+优势车型,可以说“大就是美”的美系车在那个时刻正在强势上升。

而今天,16.99万起的价格已经突破了君越车型死活坚守的20万底线,与吉利银河,小鹏MONA等车型同纬度竞争,让爱人颇为失落,说一句跪下去,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看清真相的站起来

但我其实更觉得是“站起来”,最主要的核心理由就是:“大人,时代变了”!

如今的汽车市场的情况是和过去大大不同了,连BBA的光环都已成落日余晖,更不要说别克,凯迪拉克这些原来所说的二线合资品牌,基本上在新生代消费者的心中没有了太多的品牌溢价。半年前,我司一个新入职小伙伴买车就为了品牌和家人发生了争执,家人觉得三十万的价位应该选一个BBA的车型,有名、放心、成熟,将来找对象也好。我们这个小伙子就是不要,想要买个小米,理由就是:“你们说的那些车都是老头子和土老板才开的,开出去会被朋友笑死的”。

BBA、别克、凯迪拉克。。。这些传统有溢价的优势品牌,何曾几时已经变成了“丢人”了?

归结到底,还是因为“产品力的落后”,大家可以想一想,传统这些合资品牌的传播广告都是怎么做的?基本都是俊男靓女,在高级的氛围感里,开车前行去顶级会所餐厅约会,引发路人瞩目之类的漂亮画面,但实际的内容干货一点没有,你想营造一个“开上XXX就过上高富帅或者白富美的生活”,但奈何现在是什么大形势?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躺平,摸鱼,反PUA,你还在搞这种虚拟繁荣,这谁能接受?

类似于某些一线城市的“漂亮饭”,好看而不好吃,除了约会,拍摄或者朋友圈等偶发需要,谁会愿意高频去吃呢?你在大众点评找餐厅的时候,好看和好吃,到底哪个是更高权重呢?

反过来看今天的新势力品牌,上面是一张夜里八点拍摄的理想门店的照片,在整个汽车城都闭店休息的时点,还在开展新上市的i6试驾。而且过去被众人批评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增程器”都已经成为了争相效仿的对象。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是新势力品牌玩的大“直球”。

把手上的牌洗好

先说答案,我觉得是行的,因为别克这次做好了两件事:“有好牌”和“打好牌”。

有好牌,说的是这次别克倾注了很大精力来打造这辆车的产品力,让产品力足够硬核。

首先要说的是真龙增程,别克作为最早的增程技术玩家,这次带来的真龙增程将彻底将增程推入2.0时代。

比如以往增程头疼的动力不足和噪音问题,真龙增程都做到了相当好的完善,比如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满电亏电性能一致”,这里就要提到通用一直引以为傲的奥特能2.0增混专用高性能电池了,这块电池满电下支持高达315KW的放电功率,即便是亏电情况下放电功率也达到260千瓦,这大概是3.0L V6发动机的功率,完全满足车辆电机的功率需求。

在至境L7上,在奥特能专用电池加持下,再混合同级最大的增程单电机,实现252千瓦的最大功率,这已经是超过了很多纯电车的最大功率了,在这样的电池和电机组合下,真龙增程可以做到满电和亏电百公里加速和超速超车时间差异小于0.1S。

不仅是性能强劲,真龙增程的脾气却毫不暴躁,通过采用Silentium静音驱动技术,实现了增程器介入时候小于0.5dB的噪音,远超同级2dB的水平,也是目前唯一能做到这么低噪音的增程技术。再配上3C快充技术,即便是在高速上充电,也完全不输任何充电车型,丝毫不担心任何的充电歧视。

其次就要说说这次超强的辅助驾驶技术,这次在至境L7上推出的R6飞轮大模型实际上从模仿学习进化到了强化学习,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它学会举一反三了。原来的模仿学习是遇到一个问题就会学习一个问题,现在的系统可以根据真实世界中的一个问题仿真生成无数个类似的模仿场景,如果我们的车辆在模仿场景里应对的好,系统就会给予奖励,如果应对的不好,系统就会扣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导向,让整个飞轮大模型不断吸取更多的高分数据,持续快速迭代。

举个例子就会很明白,比如在道路行驶的时候,如果遇到水坑,我们应该要绕行,传统的模型在这里只学会了遇到水坑要绕行,但是如果水坑里有小猫小狗,或者水坑在路当中,覆盖了整个路面应该怎么办呢?模仿学习模型就无法处理这样的情况。而R6大飞轮系统中可以通过水坑的真实场景,产生出诸如有小狗小猫甚至小松鼠等等,以及水坑大大小小各种情况的场景,然后让我们的车辆来应对,比如成功减速避让了,那么系统就会给高分,但车辆开的不好,水溅了行人一身,系统就会给低分。通过这个过程,系统就学会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场景的情况,处理极端场景的能力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无论是突发的障碍物出现,还是复杂的天气状况,都能做出更及时、更安全的应对。

当然,在智舱方面,8775芯片可以说断代式领先友商车机芯片算力,72TOPS的算力,即便是对标现在最强大的8295芯片也有翻倍的提升,相对于更主流的8155则有了大约16倍的算力。

另外,50吋全景AR-HUD抬头显示系统不仅在清晰度、亮度、色彩表现上均达到超高水平,而且具备比普通HUD更远的成像距离。15.6吋智能中控屏支持分屏显示,用户可自定义分屏比例,实现主副驾专屏专用、各取所需。低能耗哨兵模式可360°全方位洞察车周风险事件,对潜在威胁提供一目了然的警示。同时手机场景式备车功能可自由组合车内各项功能,高效匹配不同的出行场景。

更多的细节就不多说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这次至境L7的硬核产品力确实非常不错,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产品力可以去聊,而不是类似于原来那样空聊所谓的高级品牌。

把好牌打好也不容易

当然,空有好牌也没用,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事情现在实在是太多见了,而这次至境把牌打的还算不错。

首先是不拖沓,原来部分合资的节奏都会拖的很长,从亮相到正式发售往往会有很长的时间,中间各种品牌发布,技术发布,外观发布,内饰发布,预销售,搞的大家到最后都不知道你在干啥?在品牌强势的情况下,这么做当然没有错,但是目前品牌影响力减弱的时候,大家其实刚想看看的就是你“有什么干货”?这个时候周期就不宜拉的过长了,你想保持热度,现实可能大家早就不记得了。这次至境L7做的还不错,一次技术发布之后,这次直接上市了,预售都没做,这点还是更好的适合了目前的国情。

其次是会示弱,这次技术发布会上,别克很巧妙的“认怂”了一把。记得上次发布会一开场,就承认了造车新势力在当下是领先的,听惯了“吊打友商”的论调,真的有点不适应,既然别人领先,我为什么要来看你呢?

但是看完发布会才发现,别克在发布会的开头和结尾都表示了要和友商进行切磋,而且在上面说过的智能化和动力技术两个方面,至境L7表现出的超强竞争力说实话我觉得完全可以挑战当下的新势力了。别克这波可是有点“扮猪吃老虎”,打着学习的旗号,超越起来可是一点也不放松。但这种相对更加谦虚的态度,还是更容易让人接受,“扮猪”还是比“老虎”亲和多了,而实际随着发布会把硬核产品力层层剥开,你就会发现“感觉也很厉害嘛”!

最后,肯定是价格到位。别克还是能看清现在的局面,无论是品牌上的还是技术上,还是说在这个内卷的环境里,低价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市场最显著的期待,如果你的价格不到位,甚至消费者都没有进一步了解的冲动。这次最典型的就是打破了死守的20万的底线,而且大部分价格都在20万以下,确实让更多的消费者感觉到了惊讶,也就是在惊讶之余,大概才有兴趣去了解更多。

写在最后

今年的市场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合资开始加速追赶新势力,从产品,营销,价格等多个都显著的发力。在内部,则是国内团队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更大了,也就带来了决策链条更短,反应速度更快。

当合资的短板被快速的追上的同时,他们的优势长板则表现了出来,比如成熟的造车品质,更好的细节工艺,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更广阔的服务网点,甚至还有刚久远的传统影响力。

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那个执拗的小伙子最终还是和父母做了妥协,毕竟这三十万要父母来出,最终选择了某搭载着华为科技的传统豪华品牌,而双方能妥协的原因就是“反正都华为科技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试试更懂造车的德系品牌”?

那么回到二十万,甚至十万的区间,这样的问题还会再现吗?

0 阅读:0
惜寒聊汽车啊

惜寒聊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