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未来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亲美、去俄、敌中”,目前这是外蒙古的做法,而外蒙古觉得自己这种方式很好,而外蒙古的做法,达到了中俄的预期。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外蒙古这个被中俄包夹的内陆国,好似玩起了有意思的“平衡外交”,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330多万人口,人均能分到近半个平方公里的地盘,但这广袤的国土却成了一个难解的困局。 瞧瞧他琢磨出来的新招:搞个“第三邻国战略”,拉着远在天边的美国当救命稻草。 这事还真让他得逞了一半,2019年美国就跟他升级成了战略伙伴关系,美国也挺会玩,派两百来号人搞军演,给点英语培训,还承诺了6.35亿美元的援助。 但是数字会说话。2024年的外贸数据把外蒙古的小算盘打得稀碎:中蒙贸易额飙到186.2亿美元,占了外蒙古外贸总额的七成,光是煤炭出口,90%都要靠中国消化,铜精矿70%也得卖给中国。 能源这块更尴尬,俄罗斯掐着外蒙古92%的能源供应,从老百姓的汽油到工厂的柴油,都得仰仗北边的邻居。 想找别人买?可问题是不管从哪进口,都得经过中俄的地盘,这过境费可不便宜。 再看看基础设施,从天津港到二连浩特,从乌兰乌德到边境铁路,哪条运输线不是攥在中俄手里?外蒙古的矿产要是想运出去,不是走中国的港口就是走俄罗斯的铁路,根本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这么个局面下,外蒙古还真琢磨出了“亲美、去俄、敌中”的新路子,美国给的那点援助在他眼里成了救命稻草,仿佛抱上了大腿就能改变命运。 可实际上,这点援助连美国给乌克兰一天的零头都不到,充其量就是在中俄身边放个“搔痒棒”罢了。 外蒙古的“去俄”操作更是闹出了不少笑话,原本从俄罗斯进口的电力便宜实惠,非要换成自家的劣质煤电,结果2023年冬天,首都乌兰巴托直接停电72小时,老百姓只能裹着被子熬过寒冬。 不仅如此,2025年上半年的采矿业产值直接跌了7.6%,这可是外蒙古的经济命脉。 至于“敌中”这一招,简直是自己给自己上眼药,2022年一时冲动,停了对华焦煤出口,结果三个月就亏了12亿美元,两百多家煤矿倒闭,失业率飙到11.3%。 反观中国,转头就从澳大利亚、印尼补了货,屁事没有,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千”的操作,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有意思的是,中俄对外蒙古这些动作压根不着急,为啥?因为他们早就看透了:这个国家就是在给自己找存在感。 中国继续用经济纽带把他捆得死死的,俄罗斯用能源和军事合作稳住局势,根本不怕他真跑了。 其实外蒙古自己心里也有数,俄乌冲突时,美英加欧盟的大使轮番上门施压要表态,结果他在联合国投票时全程弃权,外长还专门出来说“只有外交部能代表国家立场”,而到了2025年9月,他们总统在北京会议上更是直接许诺要深化合作。 这场外交游戏的结局,其实早就写在了地理和经济的账本上,美国给的那点“民主”和“援助”填不饱肚子,中俄给的市场、能源和基建才是真金白银。 想玩平衡外交,先得有本钱,这不,2025年的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GDP才200多亿美元,连个中等城市都比不上,这牌面,还是老老实实跟邻居搞好关系更实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外蒙古未来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亲美、去俄、敌中”,目前这是外蒙古的做法,而外
时空迷踪
2025-09-30 12:19:02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