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俄国人推算外蒙古将回归中国,连远东一起归还! 俄国人会有这样的推算,根本原因是外蒙古和远东跟中国的联系早就拆不开了,不管是几百年的历史根脉,还是现在绑在一起的经济日子,都在往“归在一起”的方向走。 这两地本来就是中国的地盘,清朝的时候,外蒙古归理藩院实打实管着,用盟旗制度分旗设盟,跟内地的州县制度虽有区别,但主权归属半点儿不含糊;远东更不用说,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的官印盖了上百年,赫哲族、鄂伦春族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渔猎游牧,那时的地图上,这些地方都明明白白贴着“中国”的标签。 后来不过是清末国力不济,沙俄趁火打劫,用《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硬生生划走了远东154万平方公里土地,又撺掇外蒙古王公搞“自治”,才把这原本一体的地盘拆得七零八落。 现在,外蒙古早就离不开中国了,350万人的小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到可笑,矿产品出口占了GDP的三成,而这些能换钱的矿产91.3%都得卖给中国,2024年光对华出口就达144.06亿美元,占了它出口总额的九成多。 反过来,蒙古人逛超市,货架上80%的日用品都是“中国制造”,连发电站烧的煤炭都得从内蒙古运过去,等于吃饭穿衣、点灯取暖全仰仗中国。 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额190.47亿美元,占了蒙古外贸总额的69.5%,这种依赖程度,说是经济上的“连体婴”都不为过。 远东更是如此,7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住着629万人,还在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年轻人,大家都宁愿去莫斯科开出租车,也不愿守着家乡的金矿。这片占俄罗斯国土40%的地方,GDP贡献却不足5%,简直是守着金饭碗却没力气端。 没办法,只能靠中国帮忙:边境的伐木场、农场,老板是中国人,工人也是中国人,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菜市场里,人民币比卢布还好用。 能源合作更是重头戏,2023年中俄在远东的合作投资就有上千亿美元,远东天然气管道原本每年输100亿立方米,现在忙着扩容到120亿立方米,就盼着把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都亲口说,要让“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满负荷给中国输气,将来还要建“2号”管道,途经蒙古每年输500亿立方米,这哪儿是做生意,分明是把经济命脉跟中国绑在了一起。 更关键的是,这种绑定还在不断加深。中蒙俄经济走廊建了五年,货运量比2018年翻了三倍,蒙古国的煤炭顺着中资修的铁路直接运到天津港,俄罗斯的大豆走同江铁路桥进东北粮仓,中国的汽车配件顺着黑河公路桥进西伯利亚工厂。 蒙古国为了省钱,把塔旺陶勒盖煤矿的开采权给了中企,换来了铁路运输全免费,每年光运费就省2亿美元,这种精打细算的背后,是离了中国玩不转的现实。 远东那边,中国电网帮着建超高压线路,让布拉戈维申斯克用上了黑龙江对岸的清洁电力,连北极的LNG项目都得靠中企承建才能出口,等于中国手把手帮着开发资源。 说白了,历史上本就同属一家,现在经济上又你中有我,俄罗斯人看在眼里,自然会算出这样的结果。外蒙古离了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经济就得停摆;远东没了中国的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只能烂在地下。 这种拆不开的联系,可不是靠几张旧条约就能切断的,毕竟日子要过,生意要做,当蒙古的煤矿、远东的油气都得靠中国消化,当中国的商品、资金源源不断涌入这两个地方,所谓的“回归”推算,不过是看清了这种紧密联系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自己也清楚,远东要发展离不开中国,所以才放开手脚搞联合开发;蒙古更是明白,“第三邻国”给的援助再多也是虚的,中国的市场才是真金白银。这种现实利益的拉扯,比任何历史口号都管用,也难怪俄国人会有这样的推算,毕竟趋势摆在这里,谁都看得见。
以色列离中国很远,但有一个犹太州就在中国的外东北故地。 如果当时以色列选择在
【2评论】【1点赞】
zj2969631
回归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