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天彻底塌了 事情得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最近的一场采访说起。他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美国希望尽快和中国台湾省达成一个新的贸易协议,并且提到一个关键点。 希望未来芯片的生产能做到美国和台湾各占一半。他还说,美国现在从根本上依赖台湾的芯片产业,如果台湾这块出问题,美国就“活不下去”。 这番话传回台湾,不少人都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不是因为美国夸台湾芯片重要,而是因为这话背后的潜台词太明显了。美国想要把台湾的芯片优势直接“对半分”。 这不是明摆着要动台湾的命根子吗?我们都知道,台湾的高科技产业靠的就是半导体,说白了就是芯片,台积电就是那块金字招牌。 这产业不仅是经济支柱,还是就业保障,还是台湾在国际上最能被看见的一张“牌”。现在美国这一手棋走下来,怎么看怎么像是要把这张“牌”直接收走一半。 其实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打芯片的主意了。早在这几年美国就一直忙着推动本土制造,出台各种补贴政策,拉拢台企到美国设厂。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工厂已经不是新闻了,未来还要扩建,甚至连一些核心技术人员都被要求“搬家”。表面上看是合作共赢,实际上呢,技术、设备、人才都在慢慢流出台湾。 这种“合作”最后可能变成台湾单方面的“贡献”。卢特尼克这次采访的时间点也很微妙。最近全球芯片市场正从高峰走向调整期,台湾厂商也面临库存压力、订单减少的问题。 整个行业都在找出路。而美国这时候提出要对半分,听起来像在帮忙,实则是趁你病要你命。你最虚弱的时候,我来接管你最有价值的部分,看似温和,其实是精准控制。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说法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几个月前,美国财政部长也曾表示,美国不能再完全依赖台湾的芯片供应,必须加快本土化进程。 这种话说多了,台湾那边也不是听不懂。但问题是,就算听懂了,他们也没太多选择余地。芯片制造不是一朝一夕能转移的。 尤其是上游设备和下游封装测试的整个链条都紧紧捆在一起,搬一个厂,不只是搬一台机器,是整个生态一起搬。 最近,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布局芯片战略,像德国、日本、韩国都在拼命投资本土制造。而美国直接从台湾“拿现成的”,效率当然最高。 但这种做法不仅对台湾不公平,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安全也是一个威胁。台湾的芯片不只是台湾的芯片,它背后牵动的是整个东亚的产业链。 如果这条链条被人为改变,后果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再说回卢特尼克这番话,虽然听起来很务实,但也很清楚地告诉了大家,美国现在不是在和台湾谈合作,而是在制定规则。 而台湾目前的处境是,既想保住和美国的“友好关系”,又不愿意失去自己的核心优势,但在现实面前,选择空间其实非常小。 芯片不是一句话能保住的产业,它需要完整的政策支持、技术积累和市场环境,而这些,正在被外部力量一点点瓦解。 所以说,台湾这次的“天塌”说法不是在夸张,而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美国说依赖台湾,但真正的计划却是要把依赖慢慢转变成控制。 如果台湾不设防、不警觉,最后的局面可能就是失去话语权、失去技术优势,还可能连最后一点自主空间都保不住。而这一切,其实早就在铺路,只是现在走到了更明显的一步。 参考资料:美商务部长放言:希望跟台湾“五五分” 2025-09-29 15:24·闽南网
特朗普终于把台湾放在明牌了,证明美国没啥招了,近日,美军智库研究员吉原俊井接受日
【33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