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K签,支持的人有一个观点说,K签不是工作签,不会竞争工作。
我觉得这种言论,特别的天真幼稚。
K签虽然本身不是工作签证,但持有K签入境后,可以申请工作签。
K签入境最长可停留180天,这时间已经足够找工作,然后申请工作许可。
啥K签不是工作签,不能工作,就特别搞笑,哦,那来干嘛,来中国当无业游民啊?
都写了可以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也可以进行创业和相关的商务活动,这些都可工作转换。
总得来说,我认为应该谨慎,特别是申请条件的知名高校,这些高校要严谨筛选,把控住,那也不至于啥没素质的都放进来。
什么印度人抢老婆,五胡乱华,真没那么夸张。
因为国外读个知名大学不容易,几乎是钱堆积起来的,不是啥人都能读知名大学。
再加上语言障碍,印度人更爱跑英语国家,中文的难度天然就是一种限制。
就语言限制来说,不能完全对标美国加拿大,和他们不一样。
再什么拖家带口,反正就比如义乌与外国人共存那么多年了,我没觉得有那么恐怖。
这个管理的重点在哪呢?
不是印不印度人的,首先是具体哪些知名大学,如果自由裁量知名大学,那就难绷了。
其次是管理会不会超国民待遇。
就以往来说,数十年把老外奉成洋大人,有时超国民待遇,K签出来后,会一夜之间正常平等对待吗?
总之,我觉得不用太恐慌,但这个签确实没太必要,虽然现在不婚不育声量大,但目前国内自己的人还是很多的,不至于降低标准引进人才,结果进来可能还当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