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荷兰郑重宣布了!荷兰政府26日宣布,将把在殖民时期通过掠夺获取的2.8万

芸霄记史 2025-09-29 18:45:42

[微风]荷兰郑重宣布了!荷兰政府26日宣布,将把在殖民时期通过掠夺获取的2.8万余件化石收藏品,尽数归还印度尼西亚。   在这批文物里,最受瞩目的就是“爪哇人”头盖骨,一个多世纪前,荷兰医生杜布瓦在爪哇岛意外发现了它,首次证明了亚洲在古人类演化中的关键地位。   它的重要性不止在科学领域,更触动了早期欧洲学界对人类起源的根深认知。   然而当地人对此毫无决定权,所有成果直接被殖民者以“学术探索”的名义打包带走。   这些化石在印尼人眼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研究资料,更是能与先祖联系在一起的记忆。     这一次归还,并非出于荷兰一时的良心觉醒,而是源自印尼在2022年开始的正式交涉,随后几年间,双方几经拉锯,荷兰政府还专门请独立委员会展开调查。   最后明确指出这些藏品的获取过程带有胁迫色彩,荷兰从未拥有合法所有权。正是这份结论,推动政府做出归还决定。   可以说,这三年的交涉不仅体现了印尼的坚持,也让荷兰直面了殖民遗留下来的烙印。     值得注意的是,荷兰并不是第一次归还殖民时期的文物,今年早些时候,他们已把一批珍贵的贝宁青铜器送回尼日利亚。   从艺术品到化石,再到各种手稿,荷兰正在主动清理这段不光彩的“旧账”,这种大动作,也让国际社会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一个敏感话题:其他还紧握文物不放的西方博物馆是否要跟进?     多年来,很多国家在面对原属地的索回要求时,总会拿出各种理由拖延:担心保存条件不足,或搬出“人类共同遗产”的说法继续留下。   可如今荷兰率先公开承认当年的掠夺事实并全面归还,其余国家再套用这些理由,显然就显得站不住脚了。     对印尼来说,这不只是学术意义的补充,殖民历史带走的不仅是文物,还有民族的尊严。   如今遗产回归,不光填补了科研资源的缺失,更是在心理上得到了一种确认,那些属于他们的历史记忆,终于不再漂泊。   民众眼里的化石,已经不只是标本,而是一段讲述着民族故事的证据。     与此同时,荷兰也借此收获外交红利,交接当天,印尼总统亲自到访海牙,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这不仅让双方在政治上化解了部分疙瘩,也为今后科研和文化上的合作打开空间。   对荷兰而言,不再背着“殖民掠夺者”的名声,更符合当代强调平等和尊重的国际氛围。     尽管如此,并非所有国家都会立刻效仿,很多大型博物馆的馆藏大多源于殖民扩张,其中背后的故事若被逐一揭开,将带来巨大压力。   他们担心一旦开口归还,必然引发连锁反应。但无论是否愿意面对,那段历史都已无法掩盖,与其被各方指责,不如主动把账摊到阳光下。     荷兰的举动像是一颗火种,点燃了全球关于文化归属的讨论,归还虽然迟到,却依旧象征着一种修复。   殖民主义造成的创伤不可能简单抹去,但每一次归还,都在向世界传递同一个信息,不公不会永远延续,历史的欠债,终究要有人偿还。 参考资料:中国网 《荷兰宣布将殖民时期掠夺的2.8万余件化石归还印度尼西亚》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