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子里添加有毒物质,结果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了。 “这越南果农咋种水稻了?”2024 年广州某生鲜超市的榴莲货架前,62 岁的李阿姨举着手机扫码,准备查看菲律宾榴莲的溯源信息,屏幕却突然弹出一段短视频。 视频里,越南果农阮文海站在半荒的果园里,身后一半土地种着绿油油的水稻,一半还堆着发黑的烂榴莲,他操着生硬的中文说:“以前用了不好的药,对不起中国朋友,现在想种好东西,却没人信了。” 这段由越南农业部门委托中国平台投放的 “致歉视频”,没换来多少同情,反而让周围消费者议论纷纷:“早干嘛去了?现在说对不起,我们也不敢买啊。” 2022 年越南榴莲的 “狂欢期”,比果农违规更隐秘的,是出口商与中国经销商的 “灰色协议”。 当时越南最大的榴莲出口商 “越鲜集团”,与中国某经销商签订的合同里,明确写着 “允许使用符合越南标准的催熟剂,若因检测问题被扣留,损失由双方平摊”。 这份后来被越南媒体曝光的合同,还附带了一份 “避检指南”,教经销商如何将违规榴莲混入合格批次,甚至标注 “广州、深圳等口岸抽检率较低,可优先选择”。 2023 年海关严查后,越鲜集团不仅拒绝赔偿中国经销商的损失,还卷走了果农们的预付款 。 阮文海就是受害者之一,他 2022 年底交给集团的 10 万元榴莲定金,至今没追回来,“当初盖楼借的钱还没还,现在又欠了一屁股债”。 与阮文海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菲律宾果农阿莫的日常。 在菲律宾达古潘市的 “榴莲学院” 里,阿莫每天要参加 3 小时的实操培训:上午学习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用 PH 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 下午跟着中国农技专家练习 “人工疏果”,每棵树只留 5-8 个果实,确保养分充足。学院还专门设置了 “模拟海关检测” 课程,学员们要亲手操作快速检测仪器,确保榴莲农残不超标。 “以前我们种榴莲靠经验,现在靠标准。” 阿莫拿着自己的 “培训合格证” 骄傲地说,有了这张证,他的榴莲能直接进入中国盒马、山姆等超市,收购价比普通果农高 30%。 2024 年上半年,他靠种植榴莲赚的钱,已经够给家里盖新房了。 中国海南榴莲的 “订单农业” 新模式,更让越南榴莲望尘莫及。 在海南万宁的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磊创新性地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推出 “认养榴莲树” 服务: 消费者花 5000 元就能认养一棵榴莲树,通过直播查看果树生长情况,成熟后能收到 15-20 斤 “专属榴莲”。 这种模式不仅提前锁定了销路,还让消费者参与到种植过程中,建立起深度信任。 “有位上海的消费者,每个月都飞来基地看他认养的树,还主动帮我们宣传。” 王磊笑着说,2024 年他们的榴莲还没成熟,就被认养了 80%,剩余的 20% 也被高端酒店预订一空。 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还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发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还能让榴莲提前 15 天成熟,抢占市场先机。 如今,阮文海的生活早已没了 2022 年的风光。他砍掉的榴莲树改种水稻后,因为缺乏种植经验,产量一直上不去,每亩地的收入还不到种榴莲时的十分之一。 为了还债,他每天要打两份工:白天在水稻田里干活,晚上去附近的加工厂剥榴莲壳,赚些零花钱。“有时候看到电视里播菲律宾榴莲在中国卖得好,心里真不是滋味。” 阮文海说,他最近也报名参加了越南政府组织的 “榴莲种植新标准培训”,希望能学到真本事,将来有一天能重新种榴莲,“但我知道,就算种出合格的榴莲,想让中国消费者相信,还需要很长时间” 菲律宾榴莲的持续热销和海南榴莲的异军突起,不断给越南榴莲敲响警钟。 在菲律宾 “榴莲学院” 的墙上,贴着一句醒目的中文标语:“品质是打开中国市场的钥匙”; 而在海南万宁的种植基地,“信任比利润更重要” 的理念,早已深入每个种植户心中。 相比之下,越南榴莲想要重建信任,不仅需要解决技术和监管问题,更需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 . 毕竟,中国市场从来不是 “一次性捞钱” 的地方,而是需要用真诚和品质长期经营的 “责任田”。 那些烂在地里的越南榴莲,终将成为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所有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和企业:唯有尊重规则、坚守底线,才能在这个庞大的市场里长久立足。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新闻 2024-06-27
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
悠然话史
2025-09-29 13:32:0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