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解释不清了!”广东广州,一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回家做国庆手工作品,一家长带着

微光下的暮色 2025-09-28 00:15:01

“这下解释不清了!”广东广州,一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回家做国庆手工作品,一家长带着自己孩子在家用废纸箱做出“东风—5C”模型。结果,孩子来到幼儿园后,听到周围的赞美声,嘴角都快压不住了!网友:“这就是传说中的手搓核弹吗?” 临近国庆那几天,广州不少幼儿园都开始张罗着节日活动,手工任务几乎成了标配。这位广州家长后来在社交平台上聊起这事,说当时看到老师在群里发消息时,还跟爱人吐槽“又是家长作业”。家里堆着几个快递纸箱,本想随手丢去废品站,五岁的女儿突然指着手机里国庆阅兵的视频喊:“爸爸,我要做那个会飞的大火箭!” 夫妻俩凑过去一看,孩子指的正是东风系列导弹的画面。爸爸琢磨着,与其做个千篇一律的小红旗、五角星,不如顺着孩子的兴趣来。说干就干,一家三口当晚就把客厅变成了“手工工坊”。爸爸负责拆解纸箱,用裁纸刀把硬纸板切成合适的形状,卷成导弹的弹体时,怕边缘扎手,还特意用砂纸磨了半天;妈妈则把废报纸撕成细条,混着白乳胶一层层糊在弹体上,让表面更平整;女儿拿着蜡笔蹲在旁边,认真地给“导弹”涂成银灰色,还非要在尾部画几道红色的火焰,说“这样才能飞上天”。 从晚上七点忙到十二点,原本皱巴巴的纸箱在三双手里慢慢有了模样。弹体修长,尾部带着模拟的喷射口,旁边还摆着用小纸箱做的发射架,虽然细节都是用彩纸、胶带拼凑的,却透着股认真劲儿。女儿睡前还趴在模型旁边看了半天,小声跟妈妈说:“明天要让小朋友们看看我的大火箭。” 第二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爸爸特意找了个大袋子把模型装过去。刚在教室门口拆开,就引来了一群小朋友围过来。“这是什么呀?好酷!”“是不是电视里的导弹?”孩子们的惊叹声让小姑娘瞬间挺直了腰板,拉着小伙伴的手,一个个介绍“这是弹体”“这是发射架”,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小男孩都凑过来问能不能摸摸。老师也笑着拍了照片,发在家长群里,配文“最有意义的国庆手工”。 照片传到网上后,很快就火了。有网友调侃“这家长怕是隐藏的军工迷”,也有人夸“这种手工才叫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太复杂”。但在这位家长看来,手工的意义从来不是做得多精致,而是陪孩子动手的过程里,悄悄种下对国家的认知。孩子或许还不懂东风导弹背后的国防意义,但她知道这是“保护我们的大武器”,知道国庆是国家的生日,这种从兴趣里萌发的自豪感,比生硬的说教更有力量。 不过也有人觉得,幼儿园手工没必要搞这么“硬核”,毕竟孩子的动手能力有限,最后难免变成家长的“个人秀”。但仔细想想,这位家长并没有大包大揽,卷纸箱时让孩子帮忙递工具,涂色环节完全交给孩子主导,既保留了手工的亲子属性,又顺着孩子的好奇心拓展了认知边界。比起为了应付任务敷衍了事,这种带着温度和巧思的陪伴,才是手工作业该有的样子。 国庆手工本是为了让孩子感受节日氛围,传递爱国情感。可现实里,不少家长为了追求“出片”,买现成的材料包,甚至直接网购成品,反而丢了手工的初衷。广州这位家长的做法,其实是给大家提了个醒:爱国主义教育不用刻意煽情,陪孩子一起动手,从身边的小事里发现国家的强大,这种藏在细节里的教育,才最动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6
微光下的暮色

微光下的暮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