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一声巨响,炸的不是前线,是乌克兰西边的一家飞机制造厂。 这一下,比打下十个村子都狠。 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谁也奈何不了谁,眼看就要拖进泥泞的秋天了。俄军突然想明白了,跟你在线上死磕没意思,我直接掀你造装备的桌子。 这招叫釜底抽薪。 但乌克兰也不是吃素的。你炸我工厂,我转身就派无人机去烧你的炼油厂。你断我兵器,我就抽你命脉里的石油。 大家看明白没? 这仗打到现在,早就不是地图上那条红蓝线的推来推去了。 而是两条看不见的生命线在对掐:一条是“军工生产线”,一条是“能源补给线”。 说白了,现代战争打的不是人,是工业体系,是后勤,是整个国家的“造血能力”。 前线一个士兵能不能拿到新枪,一辆坦克有没有油往前开,背后全是这些我们看不见的博弈。 你打我的产能,我打你的续航。 谁的家底先被掏空,谁先扛不住,谁就真的输了。 这比单纯的战场拼杀,更残酷,也更真实。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10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