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刚传来好消息! 最近新能源圈里炸了个大新闻,主角是咱中国自己搞出来的“

小茹吖 2025-09-24 20:46:33

中国刚刚传来好消息! 最近新能源圈里炸了个大新闻,主角是咱中国自己搞出来的 “空中发电机”。 9 月 22 号那天,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直接官宣,他们自主研发的 S1500 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新疆哈密的戈壁滩上顺利完成了试飞。 咱得先搞明白,这空中风电跟咱平时见的地面风电,到底不一样在哪? 平时路边那些 “大风车”,风轮都架在几十米高的塔架上,靠地面风吹动发电。 但地面的风有个毛病,时大时小还不稳定,遇到地形复杂的地方,比如戈壁里的沙丘、山区的沟壑,风能利用率直接打折扣。 高空就不一样了,一般到 300 米以上的高度,风速能稳定在地面的 2 到 3 倍,而且全年都能持续吹,理论上发电小时数能比地面风电多一半还多。 北京临一云川的研发团队从 2017 年就扎进了这个领域,一啃就是八年。 光材料这块,他们就试了几十种方案,最后敲定的新型复合纤维,比传统的航空铝材轻了 30%,但抗拉伸强度反而提高了 50%,连新疆戈壁的 12 级阵风都能扛住。 这次在哈密试飞的 S1500 型,到底能发多少电? 给你算笔实在账:它每小时能发 1500 度电,相当于一户普通家庭一天用电量的 300 倍,要是连续运行,一年下来能发 1300 多万度电。 对比一下地面风电,一台同等功率的地面风机,在哈密这样的风资源好地方,一年顶多发 600 到 800 万度电,空中风电的优势一下就显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它不用像地面风机那样打几十米深的地基,只要找块平坦的地方,把浮空艇充气升空就行,建设成本能降低 40%。 别小看 “商用” 这两个字,这背后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之前欧洲有家公司搞过几百千瓦级的空中风电样机,美国也有实验室在做研究,但都卡在了 “稳定发电” 和 “成本控制” 上,要么发的电不够多,要么成本高到没人愿意用。 咱这次的 S1500 型,不仅功率冲到了兆瓦级,还把每度电的成本控制到了 0.3 元以下,跟地面风电差不多,这才是真的能落地赚钱,能大规模推广的关键。 新疆哈密这次能成为试验场,也不是偶然。哈密被称为 “中国风库”,年平均风速能到 6 米每秒,是全国最好的风资源区之一。 但哈密的戈壁滩上,不少地方都是流动沙丘,地面风机的塔架根本没法固定,之前很多风能资源都浪费了。 现在有了浮空风电,只要把设备运到沙丘旁边,充气升空就能发电,等于把哈密没利用起来的风能,一下盘活了不少。 更值得说的是,这套系统从头到脚都是咱自己的技术。 之前西方国家在新能源高端技术上总想着卡咱脖子,比如高端风电轴承、控制系统软件,都曾是咱的短板。 但这次 S1500 型的研发,团队把所有核心部件都做到了国产化,连最关键的变桨距系统,都是和国内一家企业联合攻关搞出来的,性能比进口的还稳定 15%。 这意味着以后咱推广空中风电,不用看别人脸色,不会出现 “别人断供,咱就停摆” 的情况。 说实在的,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已经不是以前那种 “跟跑” 的状态了。 从光伏组件占全球 80% 的产量,到地面风电装机量全球第一,再到现在全球首台商用兆瓦级空中风电,咱走的是一条 “不跟跑、敢领跑” 的路。 不得不说,咱中国的科技企业,只要认准一个方向死磕,还真没啥做不成的事。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