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群志愿军在撤退时,猛然发现眼前狭隘的山谷中,竟出现了成千上万个美军。师长见状,却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 1951 年 5 月 27 号,朝鲜华川山口还裹在没散透的晨雾里,志愿军第 20 军 58 师师长黄朝天举起望远镜,看清眼前景象的瞬间,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密密麻麻的美军坦克正往这边涌,足足 2.8 万敌军,带着 270 辆坦克、550 门火炮,像一把铁钳似的,刚好卡住了东线志愿军的退路! 再回头看看身后:7000 多名 58 师战士刚从第五次战役的血里爬出来,累得站都快站不稳。 还有 50 多车弹药粮食等着转移,更关键的是,10 万志愿军主力还没撤出包围圈! 按上头的命令,58 师该马上往北撤,可真要撤了,东线这十万兄弟不就成了美军瓮里的鳖? 黄朝天把望远镜 “哐当” 往地上一摔,红着眼眶吼道:“华川一丢,东线全完!这违抗军令的责任,我一个人扛!” 没往上头请示,也没半分犹豫,这支刚打完恶仗的部队,掉过头就扎进了华川谷地这个 “死亡战场”。 谁都清楚这是在赌命,7000 人打 2.8 万,弹药只够撑两场遭遇战,工事都得靠手在冻土上刨。 但黄朝天偏要反其道而行,就在这 “V” 型谷地的险要之处,给美军设下一个断无生路的死局。 公路两边修了三层梯形防线,像钢牙似的咬着要道;重机枪、火箭筒全藏在转弯处,就等美军坦克减速的瞬间动手。 白天留少数人扛着进攻,夜里派小分队摸进敌营炸坦克,连师团机关的炊事员、通信兵,都抄起枪上了前线。 341 高地上,173 团 5 连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硬是打出了让人惊叹的奇迹。 贴着 50 米跟美军近战搏杀,扛住两个营的轮番冲锋,打了 5 天 5 夜,全连最后就剩 4 个人,阵地却一寸没丢。 主峰上特意修了假工事,引得美军飞机来来回回炸了好几轮,而真阵地上的战士,手里攥着冻得硬邦邦的冰疙瘩土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山脚下的敌人。 这 13 天,每一天都是血肉磨坊。58 师伤亡了 2700 多人,阵地上尸体叠着尸体,伤员咬着牙往枪膛里压子弹,连卫生员都拿起了手榴弹。 可就是这样一支快打光的部队,硬是毙伤了 7400 多美军,击毁 8 辆坦克,把美军 “分割围歼” 的计划撕得稀碎。 等最后一批东线战友安全转移,志愿军新防线在后方筑牢,黄朝天站在满是弹坑的阵地上,看着只剩 3000 人的部队,眼泪 “啪嗒” 砸在冻硬的地上。 后来彭德怀亲自嘉奖:“58 师以弱胜强,这是志愿军战术智慧的典范!” 而李奇微在回忆录里满是不甘心:“还是低估了中国军队的韧性,华川这一战,真是我们战略上的大失误。” 没人会忘了,1951 年的华川谷地,有群志愿军战士 “违了令”,却用命护住了 10 万同胞的生路。 他们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头衔,心里就一个念头:只要还有口气,就绝不让敌军往前挪一步!这就是中国军人的血性,是刻进骨子里的 “向死而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 《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军史》】
1951年,一群志愿军在撤退时,猛然发现眼前狭隘的山谷中,竟出现了成千上万个美军
春秋说史
2025-09-23 20:41: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