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太子和一帮重臣子弟谈起国事中的不堪,个个慷慨激昂,激动不平;大家怂恿太子以天下为己任,向父皇进言,太子拍胸口:我明天就进宫陈词! 进士向太子一揖,郑重说道: “殿下,您忧国忧民之心,天地可鉴。但进言之事,需有勇,更需有谋。” 太子眉头一皱:“此话怎讲?” 进士缓缓道来: “孔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殿下若贸然进言,言辞激烈,恐触怒龙颜,不仅无益于国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太子沉默片刻,虚心求教:“那依老师之见,该当如何?” 进士微微一笑:“老臣以为,殿下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深研国情,谋定而后动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殿下可先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进言时,切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先肯定父皇治国之功,再委婉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非一味指责。” 第三步:循序渐进,润物无声 “不可期望一蹴而就,可先从最紧急、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步推进。孟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方向正确,点滴进步终能汇成江河。” 太子闻言,茅塞顿开,起身向进士深深一拜:“老师教诲,如拨云见日!我明日不急于进言,而是先去微服私访,再向老师请教具体方略。” 进士欣慰点头:“殿下英明。记住,真正的担当,是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气,也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智慧。” 太子铭记教诲,以智劝谏,终成一代明君,国泰民安。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