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滚出蒙古!”为何外蒙古对中国人充满敌意,99%蒙古人反华剩下1%特别反华

罗普娱记 2025-09-15 15:26:00

“中国人滚出蒙古!”为何外蒙古对中国人充满敌意,99%蒙古人反华剩下1%特别反华 外蒙古对中国人充满敌意,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上苏联对其长期且深入的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就开始对外蒙古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在诸多方面深度改造外蒙古,其中教育系统的斯拉夫化转变堪称关键因素。 苏联在外蒙古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在学校课本内容编写上大做文章。他们反复向外蒙古的学生灌输中国是侵略者的错误观念,着重描述清朝时期对蒙古的统治,刻意扭曲、抹黑那段历史。 在他们的描述里,中国对蒙古的统治是压迫性的、非正义的。例如,他们片面强调清朝在政治上对外蒙古的管理措施。 这种片面且歪曲的历史教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孩子们从启蒙阶段开始,就不断被输入这些错误信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是敌人的认知,这种认知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加深、固化,导致民间对中国很难产生好感。 在文化方面,苏联的影响也极为显著。外蒙古原本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字体系,然而在苏联影响下,逐渐放弃传统蒙古文字,改用西里尔字母。 这种文字的改变,不仅仅是书写形式的变化,更是文化传承的一次断裂。它使得外蒙古在文化传承上与过去产生了隔阂,同时也更加亲近苏联文化。 例如,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等领域,使用西里尔字母的新作品大量涌现,而传统蒙古文字书写的典籍、文献等渐渐被束之高阁,年轻一代对外蒙古自身的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少,转而对苏联传来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更为认同。 而且,外蒙古长期受到苏联的控制。外蒙古的执政党重要干部都必须前往苏联学习培训,谁能得到莫斯科的青睐,谁就能在党内崭露头角,有苏联背景或苏联妻子,成为干部快速上升的重要资本。 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外蒙古的政治决策往往受到苏联的左右。苏联为了巩固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外蒙古对中国的敌意,让外蒙古觉得中国对其存在威胁。 随着时间推移,苏联解体,俄罗斯对蒙古的经济影响力大幅下降。20世纪90年代,两国间双边贸易额锐减了80%。与之相伴的是俄罗斯文化影响力的削弱,尽管俄语至今仍是蒙古国使用最广泛的外语,但地位已大不如前。 自1990年起,掌握俄语不再是进入蒙古大学的必备条件;2003年后,俄语也不再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其地位被英语取代。但这并没有改变外蒙古对中国的态度,因为此前苏联半个多世纪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 此外,外蒙古自身的一些极端民族主义组织也在推波助澜。像“站立的蓝色蒙古”这类极端组织,人员虽不足百人,却参与多起针对有华人亲属的蒙古国人的谋杀案。 还有“白色纳粹十字”“泛蒙古运动”等,他们声称要捍卫“民族血统的纯洁性”,宣扬极端言论,甚至出现排华暴力行为。 这些组织的存在,使得外蒙古社会中本就存在的反华情绪被进一步放大,让部分不明真相的民众更加敌视中国。 在这种长期的影响和误导下,外蒙古许多人内心逐渐斯拉夫化,忘却了自己真正的蒙古根源,转而亲近俄罗斯,对中国则充满了无端的敌意。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