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正月初六早上,张恨水在包油条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顿时脸色苍白,手微微

墨舞风华姿 2025-09-11 04:15:05

1967年正月初六早上,张恨水在包油条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顿时脸色苍白,手微微的颤抖着。次日,当家人为张恨水穿鞋时,他突发脑溢血而去世。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1895年5月18日出生在江西广信一个官宦家庭,祖籍安徽潜山。祖父张开甲曾任清朝参将,父亲张耕圃担任税务官员,为人刚直,家境中等却重视教育。他从小接触古典文学,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记忆力强。十岁时在江西黎川求学,一夜背下半本诗书。1912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随母亲返回潜山,承担家庭责任。考入苏州蒙藏垦殖学校,但因战事辍学,转入新闻业。1918年在芜湖《皖江日报》任编辑,1919年北上北京,任《益世报》助理编辑。 1924年,他在《世界晚报》连载《春明外史》,九十万字,风靡北方城市。此后创作《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确立地位。他的小说融合章回体与西洋手法,涵盖爱情、社会、爱国题材,一生著述百余部,总字数近两千万。抗战时期,撰写《第五十七师英烈传》,免费发行,颂扬抗日将士。私生活有一妻两妾,与第三位妻子周南感情好。1949年中风,腿部不便,但坚持写作,至1953年恢复。 张恨水一生写了三百多万字,光长篇小说就一百二十多本,每天写三千字,用毛笔坚持。他被称作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但作品不止于通俗,还融入现实批判。鲁迅母亲常买他的书,陈寅恪晚年让人读他的作品,张爱玲从中学习叙事。张恨水努力改造思想,晚年创作《记者外传》《逐车尘》《重起绿波》等,多传往海外发表。他不只是畅销作家,还在新闻界活跃多年。 1967年2月14日,正月初六,张恨水看到包油条的报纸上登载老舍1966年投湖自尽的消息。他与老舍相识多年,互相欣赏。这消息让他深受打击,整个人消沉。那天后,他话少,饭食难咽。次日早晨,家人帮他穿鞋,他突然倒下,脑溢血发作。家人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2岁。大家认为,这消息成了他生命的转折点。 张恨水去世与老舍事件有关。那张报纸是过期传单,家人怕他受刺激,一直瞒着。半年后他才知晓,打击太大。他一生经历坎坷,中风后恢复,但晚年身体虚弱。这次脑溢血来得突然,医生诊断明确。文坛震惊,他的离去让许多人惋惜。他走得仓促,留下一屋子手稿。 张恨水去世后,文坛一片惋惜。他的作品继续流传,《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印行多版,读者喜爱。学者开始重视他,将其视为20世纪中国社会镜子,连接传统与现代文学。他的小说人物生动,社会刻画深,影响持久。在安徽潜山建纪念馆,陈列手稿遗物,供人缅怀。他的文字不光是娱乐,还记录历史,读者从中获共鸣。 张恨水遗产丰富,一百多部小说,五千篇散文,总两千万字。他提高了通俗文学水准,融合侠文化,如《剑胆琴心》《中原豪侠传》。抗战作品鼓舞人心。他的结局虽凄凉,但作品活在人间,影响一代代人。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