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余秋雨二婚娶了小16岁的黄梅戏演员马兰,洞房花烛夜,余秋雨向妻子提出了一个女人都难以接受的要求。没想到马兰同意了,他感动得泪流满面……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在浙江余姚县桥头镇,那地方现在属慈溪市。他家境普通,从小爱看书,1962年就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考上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留校教书,从助理讲师干起。1980年代,他一步步升到副院长,又当上院长。那时候他负责学院事务,经常开会讨论戏剧教育。1985年,他破格升教授,没当过一天副教授。 余秋雨第一段婚姻是1979年和李红结的。李红是上海本地人,家庭成分影响没法正常上学,但她对戏剧感兴趣。两人相识于1974年,李红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时,余秋雨是招生人员。他们谈了5年恋爱,婚后李红支持他事业。1984年生下女儿,那年余秋雨升副院长。夫妻俩长期分居,李红后来去深圳打工,寄钱给余秋雨养家。她每月只留40元,其他都寄回上海。1992年7月,两人离婚,维持了13年婚姻。 余秋雨事业上专注文化散文。1992年出版《文化苦旅》,销量上千万册。他为了写书,46岁辞去院长职,提交23封辞职信才批准。他去西北找阳关旧址,问当地老人,穿越沙漠看到废墟。他还考察莫高窟,记录唐代后洞窟缺乏活力。书里涵盖中华文明痕迹,开创文化大散文风格。白先勇夸他散文像唐宋八大家,余光中说他续朱自清和钱钟书,金庸比他鲁迅。 余秋雨足迹广,从江南小镇到都江堰,从北非到中东,考察伊斯兰、古埃及文明。他的书获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马兰1962年4月23日生于安徽太湖,祖籍寿县。她家是黄梅戏世家,父亲马子林编剧舞美,母亲沈毓秀教戏。1975年她考入安徽艺术学校学黄梅戏,1980毕业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马兰1982年去香港演《女驸马》,一炮走红。她多次上央视,还演《西游记》唐僧母亲,片酬最高,来回报销飞机票。1985年获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第一名。她是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 1992年,余秋雨46岁,马兰30岁,两人结婚。婚礼后,余秋雨提出每月寄钱给前妻李红和女儿,直到女儿成年独立。这要求对新妻来说难接受,马兰却同意,说这是他该做的,她支持。余秋雨感动落泪。外界轰动,因为年龄差16岁,加上余秋雨刚离婚3个月。媒体报道多,议论他抛弃糟糠娶娇妻。 马兰在戏曲界有成绩,她演黄梅戏流畅,台下观众鼓掌。她支持余秋雨寄钱,没表现出不快。两人面对非议,余秋雨不回应,只写“马行千里,不洗尘沙”。这句出自文章,暗示婚姻如马奔驰,不在意尘沙。马兰继续表演,余秋雨专注写作。 婚后,外界嘲讽多,有人叫余秋雨伪君子。李红离婚后痛斥他,道貌岸然。她在深圳打拼,独自养女儿。余秋雨承认对李红有愧,对马兰有爱。但他坚持寄钱履行责任。马兰没回应插足传闻,两人婚姻稳定。 余秋雨视这事为家庭责任,马兰的同意让他安心。舆论没影响他们,马兰珍视婚姻,说下辈子还嫁他。余秋雨在书里间接表达,坚持文化传承。 婚后,余秋雨继续考察文化遗址。他走河西走廊、茶马古道,记录丝绸之路。马兰有时陪同,她在戏曲界发展,当教授教学生。两人没生孩子,感情稳,无儿无女争吵多,但互为支撑。余秋雨家没雇保姆,两人分担家务。
1992年,余秋雨二婚娶了小16岁的黄梅戏演员马兰,洞房花烛夜,余秋雨向妻子提出
小史论过去
2025-09-10 13:08:19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