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要立懦弱的李治为太子,而不选英果类我的李恪呢? 不要被李治表面上的懦弱给迷惑了,他是扮猪吃老虎的典型。整个唐朝,乃至整个古代中国,武功最好的李治了算一个。当然,李治的武功,是李世民给他奠定的基础。 那咱们先说说这“懦弱”的帽子咋扣到李治头上的。 史书里写他“仁厚”,说话轻声细语,连杀个犯人都得扭头闭眼——可您细想,能把天下攥在手里的皇帝,哪是真软柿子? 李治从小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骑马射箭的底子是跟老爹学的,但要说“整个唐朝武功最好”,那可就过了。 李世民自己是天策上将,扫平群雄;李靖灭东突厥、平吐谷浑,才是军事史上的传奇。李治的武功在宗室里算不错,但更多是守成。 再说李恪。李世民说这儿子“英果类我”,确实不假。李恪长得像他,骑马射箭比他爹当年还利索,性格也直爽,说话办事带股子狠劲儿。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太像李世民了。李世民自己当年怎么当上皇帝的?玄武门之变,刀光剑影里抢来的。要是李恪当太子,保不齐也得学他爹那套,把兄弟们赶尽杀绝。 可李治不一样,他性格软和,跟兄弟们处得好,李承乾谋反被废,李泰争储被贬,李治没跟着掺和,反而哭着求李世民别杀兄弟。您说这是懦弱?这是会做人,知道保皇室和睦比争权更重要。 长孙无忌要废王立武,李治表面犹豫,心里早有了主意,最后借着武则天的支持,一步步削弱了长孙无忌的权力;西突厥闹事,他派苏定方挂帅西征,最终灭了西突厥,把首领阿史那贺鲁押回长安;科举制在他手里进一步规范,比如增加了殿试的雏形,但真正让科举成为寒门上升主通道的,还是后来的武则天和唐玄宗。这些事儿要是懦弱的皇帝能干出来? 再想想李世民的眼光。他当皇帝这么多年,什么人没见过? 李建成优柔寡断,李元吉贪财好色,李承乾荒唐叛逆,李泰心胸狭隘——这些儿子他门儿清。 李恪虽好,可他妈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当年隋朝灭亡才没多久,立这么个前朝宗室背景的儿子,大臣们能没意见? 李治是长孙皇后生的,嫡子身份正,性格又稳当,能拉拢关陇贵族,也能安抚江南士族,这不比李恪那“英果”更符合大局? 有人说李治治下的唐朝不如贞观,可您看看“永徽之治”是啥样?人口涨了,田地多了,西域通了,连小日本都派使者来朝贡。李世民打天下,李治守天下,守江山可比打江山难多了。能把祖宗基业稳稳传下去,这才是大本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出手极快,一刀封喉,政变刚结束,宫里血气未散,他就派人闯进上官
【8评论】【16点赞】
光良
已经二世而亡了[哭笑不得]
yyf
继承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被武曌骑唐了
光良
败家子一个[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