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议填海解决台海问题,其具体方案是将我们填海造陆的技术和设备都集中到福建,然后在福建一直填,直到可以跟台湾接壤。 话说这个填海想法,其实源自东山陆桥的地质基础,有人建议用吹沙造地建台海通道,从福建东山岛出发,沿浅滩伸到澎湖,再到台湾西岸,总长245公里左右。陆桥区域水浅,地质稳,沙源多,便于推进工程。方案分三段,第一段东山到海峡中线,120公里,用泵船抽沙水混物,管道喷到指定区,形成陆基。第二段中线到澎湖,80公里,建围堰压实沙土,防海流冲刷。第三段澎湖到台湾,45公里,造人工岛做中转,装设备。 这个方案用现有吹填技术,成本低,比纯建桥或隧道风险小。通道宽至少5公里,能铺路绿化。为了稳固,加混凝土护坡,固定网格。地质证据显示,陆桥曾多次露海面,提供基础。方案考虑环境,分段施工,监测水质。 总投资上千亿,动员全国设备到福建。用天鲸号船绞刀吸沙,层厚数十米。安全上配救援艇,工人穿救生衣。经济上,建成后设贸易区,促进运输。还带动就业,转渔民操作机械。稳固陆基后植草固沙。方案调整路径避敏感区。建成带动区域,设港口扩贸易。船队协调确保连续作业。 其实这个点子不是天马行空,网上不少讨论填海连台,从平潭填到新竹,宽5公里,长130公里。有人算账,填海比武统省事,还一劳永逸。但难度大,面临地质挑战。国家规划中,有台海通道北线,从平潭到新竹,海底隧道122公里。南线用G319。东山陆桥方案是路桥岛结合,用吹沙填。 福建有填海经验,如平潭填海造机场,投资30亿。海洋强省规划控围填海。填海全球常见,荷兰填20%国土。日本关西机场全填海。中国南海岛礁吹填,港珠澳大桥经验。 但填台海不是小事,水深60米,需大量土石。有人脑洞填成陆地,中间运河收过路费。实际更倾向桥或隧道。北线方案优先,跨海124公里。闽台融合推进陆路联通研究。平潭自贸区支持填海。 生态上,填海毁海洋,福建规划管滨海湿地。偷砂问题严重,中国业者用台湾海砂填海。政治因素,填海影响航路。网上有人说填海比跨海桥好。南鲲号波浪发电供能。福建海洋经济强,风电场并网。 方案目标两岸无缝连,促进交流。从东山填,借陆桥浅滩。集中设备到福建,逐步填到接壤。这不光工程,还带经济就业。但现实中,停研究阶段。
最近看到台湾一个退役老将军的话,给我看愣了。他说,要是岛上九成的人都不想统一
【1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