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1938年,一日本军神正在中国摆姿势拍照,日本摄影师为了让他更显英明神武

古往奇趣角 2025-09-09 01:43:53

“砰!”1938年,一日本军神正在中国摆姿势拍照,日本摄影师为了让他更显英明神武,顺手给他戴上了一顶钢盔帽,没想到正是因为这顶钢盔帽,被我军发现玄机,一枪就摧毁了日本人的意志。 1938年9月3日,在江西德安一带,日军第101师团的阵地对面是中国军队的防线。饭冢国五郎作为联队长,当时正带队进攻牛毛尖和钵盂山,试图突破中国阵地。他的部队在南浔战役中已经打了段时间,损失不小。日本战地记者小俣行男带着设备到前线,目的是采访这个被宣传成偶像的军官,拍些材料回国用。 小俣见到饭冢后,先在营地拍了些标准照片,饭冢穿军装,佩刀,站直了身子。小俣觉得不够突出形象,就建议去营地外高坡上拍,那里视野好,能体现指挥气势。高坡离中国阵地几百米,超出一般步枪射程,饭冢同意了。他脱掉上衣,握着武士刀,对着空地挥了几下,变换几个姿势。小俣相机连拍,要求多来几个动作。饭冢继续摆造型,举刀指向前方。小俣为了加强效果,从地上捡起一顶旧钢盔,漆已经剥落,露出金属面,直接扣到饭冢头上,让他接着拍。 这顶盔在华中雨热天气下,用久了漆掉光,在太阳下反光强,像个亮灯。中国阵地上的哨兵本来没注意对面,一名士兵先看到远处有光闪,他停下动作,仔细看。几个人凑过来,有人拿望远镜调焦,发现对面一个日军官上身没穿衣服,挥武器动作大。距离远,新兵的枪打不着,他们握枪交换眼神。这时,几名老兵巡逻过来,背着从日军缴获的三八式步枪,这种枪射程远,准头好。 老兵听完描述,接过望远镜看,那反光目标太显眼。他摘下枪,跪稳,推子弹上膛,眯眼瞄准钢盔位。扣扳机,枪口出火,子弹飞过去。高坡上,饭冢正和小俣聊,中弹胸部,鲜血出来,他晃了几下,倒地不动。三八式步枪是日军自己的武器,射程比中国常见枪远,这次正好用上。 饭冢国五郎中弹后,日军士兵围上来,检查确认没气了。小俣和随从收设备,赶紧撤离高坡,避免暴露。日军把遗体运下坡,就地在秀峰山脚挖坑埋了,立个简单墓碑标位置。他的死讯用电报传回日本指挥部,高层震动,下令瞒细节,怕影响士兵劲头。消息传开,日本国内报纸开始报导,东京影院停放他的战场片,转放追悼节目。 民众上街举标语哀悼,日军总部办仪式,军官排队敬礼。日本当局追授他陆军少将衔,说是表彰在侵华作战的角色,尽管他到中国才一个月。他的部队没了头,战斗力掉,中国军队加固阵地,反击压缩日军空间。多年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军撤走中国,他的墓地扔在山里不管。2013年,庐山秀峰景区工人清山坡时,找到破墓碑,上刻日文名和军衔。景区人拍照记下,墓碑当侵华证据交给部门保存,成了历史遗迹。 饭冢的死敲了日军宣传的警钟,他的军神形象塌了,士兵在后头仗中气势低,最终在全面败退中收场。这件事也提醒日军注意装备问题,后来他们在钢盔上加渔网,防反光,还能挂伪装物,救了不少人命。但整体上,日军在华中推进受阻,武汉会战虽拿下武汉,可损失大,中国军队拖住了他们,改变了战局走向。

0 阅读:138

猜你喜欢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