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要感谢的是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因为中国军工的崛起,离不开一个特别的国

小张主张 2025-09-07 18:37:28

为什么说中国要感谢的是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因为中国军工的崛起,离不开一个特别的国家,这个国家,并非大家普遍认为的俄罗斯,而是乌克兰。   说白了,中国军工的崛起,真正的“助推器”不是俄罗斯,而是乌克兰。   这几年大家讨论中国军事现代化,总会把目光投向俄罗斯,毕竟两国在装备采购和军事合作上一直很频繁。但很多人忽略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前后,中国军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钥匙”,其实来自乌克兰。   那时候的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庞大的军事工业遗产,却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对外出售技术和装备,而中国正是抓住了这个窗口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瓦良格”号航母。这艘未完工的苏联航母,连同全套设计图纸,被中国购回并进行改造,最终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没有“瓦良格”,中国自主建造山东舰、福建舰的步伐很可能会慢很多年。   除了航母,乌克兰还在舰船动力领域帮了大忙。中国引进了乌克兰的UGT25000燃气轮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国产型号,解决了052C/D驱逐舰和航母的“心脏”问题,这项技术转让,直接推动了中国海军主力舰艇的批量建造。   在航空领域,乌克兰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和相关技术资料,这为歼-15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乌克兰的AI-222-25发动机技术也被引进,应用在国产教练机和轻型战机上,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不仅出售装备,还输出了大量军工专家和技术团队,通过"双引工程",中国引进了数百名乌克兰军工专家,他们带来的不只是产品,更是整套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设计理念,这种“技术+人才”的组合输入,让中国军工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跨越。   相比之下,俄罗斯与中国的军事合作更多集中在成品装备出口,如苏-35战机、S-400防空系统等,这些确实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但在推动自主研发方面,作用远不如乌克兰的技术转让来得深远。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军工自身的努力。引进只是起点,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才是关键,但如果没有乌克兰在关键时刻提供的那些“卡脖子”技术,中国军工要实现今天的成就,恐怕要多走不少弯路。   所以,当我们为国产航母、先进驱逐舰、新型战机自豪时,也应该记得,在我们军工发展的关键阶段,有一个国家曾经伸出过重要的援手,这不是要贬低其他国家的贡献,而是要客观认识到,乌克兰在中国军工崛起的道路上,扮演了独一无二的角色。   那么你觉得,如果没有乌克兰的技术支持,中国军工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或者你认为哪个国家对中国军工的帮助最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234

评论列表

战争2013

战争2013

4
2025-09-07 19:34

乌克兰已经变质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从战友变成敌人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其曾经是战友,亲人而对现在成为了敌人就心慈手软。

咸吃萝卜

咸吃萝卜

3
2025-09-08 01:38

破落户卖祖业我感谢个屁?小编太喜欢舔了吧。

1121笑的很温柔

1121笑的很温柔

2
2025-09-07 19:33

如果乌克兰不加北约,估计现在过得会很好

张凯旋

张凯旋

2
2025-09-08 01:47

说的好像乌克兰不要我们钱一样。实际上,一个出钱一个卖货,纯交易。然后我们被乌克兰坑了多少?乌克兰怎么对待我们?你倒是一句不提?

猜你喜欢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