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嘴的鸭子飞了?   在近期,德国外长可是在国际上露足了脸,先是在日本发表干涉中

士气沉沉 2025-09-04 17:41:10

到嘴的鸭子飞了?   在近期,德国外长可是在国际上露足了脸,先是在日本发表干涉中国台海,南海等地区的言论,后又要求中方解除稀土的限制,不知道的,还以为如今正处在二战时期,德意志法西斯猖獗的时候。 这位外长在东京与日本外相岩屋毅举行首次“日德外长战略对话”时,接连抛出涉华负面言论,高调指责中国在台海、南海和东海地区的行为“越来越具攻击性”,还信誓旦旦要联合日本加强安全合作“应对中国”。 这番话像颗石子砸进平静的湖面,涟漪一圈圈荡开,却不知最终会漂向何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法新社记者的提问,回应得干脆利落。她明确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指手画脚,中国在相关海域的行动完全正当合法。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也紧接着表态,强调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所谓“侵略性”的指责纯属无稽之谈。 这些回应像一道无形的墙,稳稳立住了中国的立场,也让德国外长的表演显得有些滑稽。德国外长大概没料到,自己精心策划的“亚洲强硬秀”,换来的不是盟友的掌声,而是自家企业冷汗涔涔的沉默。 更让柏林方面坐立不安的是,这番政治表演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有消息称,德国外长在亚洲连续四天对中国劈头盖脸指责后,国内航空制造业巨头开始忧心忡忡——一笔价值不菲的飞机订单,正悬在半空摇摇欲坠。 企业高管们私下里唉声叹气,政客们为了博眼球的一时口快,却要让他们来买单。这订单若真飞了,损失的恐怕不只是金钱,更是德国工业界多年积累的信誉。 德国媒体此刻也跳出来凑热闹,《南德意志报》连发文章,给中国稀土政策扣上“战略武器”“绑架全世界”的大帽子,字里行间满是义愤填膺。可全球70%的稀土供应都握在中国手中,这种指责听起来更像是恼羞成怒的叫嚷,而非理性分析。 有意思的是,当德国政客和媒体忙着对中国指指点点时,中国企业早已在全球关键原材料领域悄然布局。根据《商报》的独家数据分析,从2015年到2025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原材料项目的并购交易高达95宗,远超美国的59宗。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条条稳固的供应链,一个个深谋远虑的战略落子。德国外长在东京放话时,大概没想过自己国家未来工业的命脉,或许就藏在这些他看不见的交易里。 那些被德国媒体污蔑为“战略武器”的稀土,正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变成支撑现代工业的血液,而中国正是这张网络的核心编织者。 德国外长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把话说得这么明白,德日两大强国要联手对抗“咄咄逼人”的中国,中国人却丝毫不为所动。他或许忘了,这个世界早已不是靠几句强硬言论就能吓退对手的时代。 当政治表演遇上经济现实,当口头威胁撞上战略定力,最终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那只到嘴的鸭子,会不会真的飞走?答案或许就藏在德国企业紧锁的眉头里,藏在那些悬而未决的订单中,也藏在全球化浪潮下谁也逃不开的相互依存里。

0 阅读:3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