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导弹方队
东风-26D:西太平洋已经成为航母的坟场
东风-26对吃瓜群众来说绝对不算很新的东西了!上次阅兵时央视解说词就提到了它可以打击固定或移动目标,几乎明示了它打击航母的能力。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东风-26已经是指代一整个家族了,而非其基础型号。
东风-26采用双级固体燃料设计,射程约4000公里,属于中程弹道导弹范畴。它全长14米、直径1.4米,发射重量约20吨。这款导弹使用泰安HTF5680轮式发射车作为机动平台,具备较强的野外机动能力,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和转移,增强了生存能力和作战灵活性。
在实战检验方面,2020年南海试验中,东风-26B型成功命中了移动船只靶标,展示了其对海上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2017年,火箭军还进行了模拟打击地面目标的演习,验证了系统的多样化作战能力。2021年的夜间演练则证明了该系统在复杂条件下的战术机动性能。
东风-26系列的一大特点是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任务需要更换不同类型弹头。据海外机构分析,东风-26A配备核弹头,东风-26C则携带常规弹头,而东风-26D则是针对海上目标的改进型。
东风-26D在末端制导系统上有所提升。技术分析表明,它可能采用了改进型复合导引头,结合了主动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技术,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识别能力。导弹还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应对电子对抗环境。
在推进系统方面,第二级发动机据信进行了优化,提升了机动性能。数据链系统的改进使其能够在飞行过程中接收更新的目标信息,增强了作战适应性。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26系列导弹采用了双锥形机动再入飞行器(MaRV)设计,这与我国其他几型导弹如东风-21系列使用的技术路线相似,体现了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成熟度。对于东风-26D,你也可以将它看做东风-21D的Pro Max版本,而在阅兵场上出现的时间也正好相隔十年。
东风-26D的出现,展示了我国在精确打击领域的持续进步,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积极意义。阅兵九三阅兵解读九三阅兵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