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元首一个都不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来

物规硬核 2025-09-03 02:32:31

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元首一个都不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来是我们的“没面子”,错了!他们不来丢的不是我们的面子,而是他们自己先辈的脸!   这场阅兵真正的主角不是军人,也不是武器,而是抗战中死去的3500万同胞,他们,才是我们今天最该记住的人。   七十多年前,中国是二战在东方的主战场,我们用巨大的牺牲,拖住了日本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了时间,350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部人口,南京大屠杀,一个月就有30万人遇难。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可能是农民、工人、学生,也可能是孩子,本该平安过一生,却因为战争失去生命,我们今天纪念他们,不只是回顾历史,更是对人性的尊重。   西方国家领导人不来,其实有点忘本,他们可能忘了,当年正是因为中国拖住了日本,他们的祖辈才少了很多压力,中国战场的坚持,让日本没法全力进攻其它地方。   二战时,不少西方人曾和中国并肩作战,美国“飞虎队”冒险给我们运物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为救人自己牺牲了,德国人拉贝在南京保护了大量中国人,如果这些义士知道今天他们国家领导人不来,该有多心寒。   说来也有意思,这些西方国家都是二战胜利的受益者,正是因为反法西斯赢了,才有了后来联合国和世界几十年总体和平,不来看纪念,有点像忘了自己的历史。   相比之下,俄罗斯总统普京来了,俄罗斯人也打过惨烈的卫国战争,死伤巨大,所以他们更懂得纪念的意义,这跟国家之间现在关系好不好,是两码事。   我们办阅兵,不是为了显摆武力,是为了记住历史、珍惜和平,3500万人的牺牲,不只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了世界。   没来的国家领导人,其实错过了一次重要的历史课,这不是中国的损失,是他们的遗憾。   今天,我们最该做的,是静下心来,听听历史的声音,感受那些逝去的生命,他们,才是今天真正的主角。   西方国家领导人集体不来,表面上是外交动作,背后其实是短视。   他们可能担心,来了就是支持中国,现在国际关系复杂,各国更关心的是眼前利益,不是70年前的历史。   但这正好说明他们矛盾:常把“普世价值”挂嘴边,真到关键时候,还是政治算计第一,二战的历史意义,不应该被现在的分歧模糊。   中国办这场活动,既是国内的教育,也是在世界上强调:我们是二战胜利者,有国际地位,这其实是一种软实力。   想想看,全球化的今天,怎么让历史记忆成为团结而不是分裂的力量?这需要各国都有大胸怀。   西方领导人应该明白:纪念历史不等于同意现在的所有事,对先烈的尊敬,应该超越政治。   最后我想,真实的历史记忆,不会因为谁没来就消失,3500万人的生命重量,不会因为几个领导人不来就减轻,时间最终会证明,谁真正尊重历史,谁只是目光短浅。

0 阅读:89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