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的飞机还没落地,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达汉堡港,结果德国经济部立刻叫停中企收购芯片厂,时间差不到48小时。 稀土不是土,而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离不开的“工业黄金”,小到手机、电脑,大到电动汽车、导弹,都得用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而德国是制造强国,自然少不了大量进口。 按说这船稀土一到港,德国那些汽车厂、电子厂该偷着乐了吧?毕竟原材料有了着落,生产就不用卡脖子了。可德国经济部偏不按常理出牌,稀土刚卸船,就把中企收购芯片厂的计划给拦了下来。 这次被叫停的中企收购案,涉及的是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爱思强在半导体沉积设备领域有一定技术优势,中企收购它,本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目的是拓展业务、提升技术。可德国经济部却以 “国家安全” 为由,阻止了这笔交易。他们声称,收购可能导致关键技术转移,威胁德国的公共秩序和安全。这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 这也不是德国第一次干这种事了,2022年的时候,赛微电子想收购另一家德国芯片厂,也被用同样的“国家安全”理由给怼了回去。德国对中企在技术领域的投资一直揣着戒心,总担心自家那点技术被学走。可实际上,中企收购后一般都会接着支持工厂运营,既不会大规模裁员,也不会乱换管理层,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这背后其实是中德在稀土贸易上的暗较劲,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之前去日本的时候,还公开跟中国叫板,说不准管制稀土出口,声称会影响德国的芯片生产。可中国管制稀土出口,针对的是军民两用的物资,不是不让卖。只要德国企业按规矩走流程,该给的稀土一点都不会少。王毅外长早就说过,稀土过去不是、将来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默茨本来计划2025年底来中国访问,大家都猜着他要聊稀土供应、芯片合作这些实在事儿。可德国经济部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叫停收购,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一边盼着从中国拿稀土,保障自己的制造业;一边又防着中国企业,怕合作出问题。 德国这么干,其实坑的是自己。他们的汽车、电子产品全靠中国稀土撑着,要是因为政治算计把稀土供应搞僵了,最先受影响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工厂。而且这么一折腾,中国企业以后谁还敢放心去德国投资?心里都得犯嘀咕:今天能拦收购,明天说不定还会出啥幺蛾子。 说到底,德国经济部这波操作就是拿政治干扰经济合作。现在都全球化时代了,合作才能共赢。非要搞保护主义,把正常的生意政治化,最后不光伤了中企的积极性,自己的制造业也得跟着吃亏。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这趟亚洲行,算是彻底把对华关系搅得一团糟。他足足四天时间,嘴里就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