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武则天被男宠张昌宗折腾到筋疲力尽,没曾想,当她沉沉睡去之后,张昌宗却偷偷溜去了隔壁偏殿,门一合上,他就凑近那个等着他的女子,低声说了句:“歇下了,放心。” 武则天作为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崛起之路充满权谋和野心。她从一个普通才人起步,逐步掌控朝堂,最终在公元690年建立武周王朝。这过程里,她推行了不少政策,比如加强科举选拔人才,兴修水利改善民生,还在边境上稳固防御。这些举措确实让国家一时强盛,但她晚年依赖亲信,导致朝政混乱。张昌宗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他出身官宦,却没啥真本事,靠着太平公主的引荐入宫,很快就爬到高位。他和哥哥张易之一起把持官员选拔,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很多人不满他们兄弟的专权,因为他们干预选举,排挤正直官员,家族成员也跟着沾光。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本来想通过张昌宗稳固自己的影响力,没想到这成了双刃剑。上官婉儿则是个文才出众的女官,她掌管诏令,经常卷入这些权斗。张柬之是反对张氏兄弟的骨干,他后来领导了政变。李显作为太子,一直在等待机会复辟。这些人物的交织,构成了武周末期的复杂局面。历史记载显示,张昌宗的举动其实是自保策略,他开始暗中接触太子阵营,因为他知道女皇年事已高,权力更迭在即。这段时期,宫廷里的信任岌岌可危,每个人都在算计下一步。 张昌宗入宫后,迅速获得武则天的宠信,但他不是靠正途上位,而是通过关系网。他担任春官侍郎等职,封为邺国公,权力膨胀到能左右官员任命。这让朝中老臣愤慨,因为他没军功也没科举成绩,却能飞黄腾达。他的哥哥张易之也跟着受益,两人结党营私,败坏风气。太平公主最初推荐他们,是为了在母亲身边安插眼线,但后来事态发展超出控制。上官婉儿作为秘书,处理大量文书,她传递的信息往往关乎朝政走向。张柬之等李唐旧臣不满现状,开始秘密谋划。他们通过上官婉儿接触张昌宗,表面谈官员选拔,实际探女皇态度。 这事发生在久视元年左右,当时武则天身体衰弱,但警惕性高。张昌宗在夜里溜出寝殿,去偏殿见上官婉儿,交换密报。这举动风险极大,因为宫中耳目众多。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历史资料显示,这类密会是政变的前奏,张昌宗试图两边下注,自保为主。但女皇很快察觉异常,加强了对他的监视。从那以后,张昌宗的日子不好过,他频繁联络太子那边,安排人手。整个过程反映出宫廷权斗的残酷,每步棋都可能致命。这些事实基于史书如《资治通鉴》和《旧唐书》,没有夸大其词。 神龙政变爆发于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联合几名大臣,率领禁军入宫。他们直接针对张氏兄弟,先在迎仙宫斩杀他们。张昌宗试图抵抗,但失败迅速。他的尸体和哥哥的一起在天津桥示众,家族成员多遭处决。这政变标志武周王朝结束,李显复辟,唐朝国号恢复。武则天被迫退位,迁到上阳宫,不久病逝。张柬之等人初获封赏,但很快遭李显打击,被贬边疆,有的途中去世。上官婉儿在政变后继续掌权,她与韦皇后结盟,干预政务。 但在公元710年唐隆政变中,她被杀。太平公主政变后权势更大,食邑增加,她试图掌控局面,与李隆基冲突。公元713年先天政变,她被迫自杀,子女多遭株连。李显统治期内乱频发,他依赖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导致朝政败坏,最终逝世。这些事件连锁反应,显示权力更迭的血腥。历史教训在于,宠臣专权往往加速王朝衰落。张昌宗的例子典型,他从巅峰跌落,只因卷入权斗太深。整个过程没有英雄光环,每个人都有算计。
77岁的武则天被男宠张昌宗折腾到筋疲力尽,没曾想,当她沉沉睡去之后,张昌宗却偷偷
诸葛利剑
2025-09-01 15:53: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