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岩礁这事上,中国渔民架起来的几个钢结构养鱼网箱并不是让韩国生气的主要原因,真正让它不爽的,其实是中国展现出来的另一件事。 其实韩国心里明白,苏岩礁作为水下暗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本算不上领土,没法主张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可他们偏要搞这些小动作,无非是看中了这片海域的资源 —— 底下藏着的石油据说超过百亿吨,周边渔业资源更是丰富得很。 这些年他们一边忙着给暗礁改名,一边搞所谓的 “科学研究”,甚至把 1 月 18 日定为 “离于岛日”,想通过这些手段把非法主张变成既成事实。可他们没料到,中国这边早就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国渔民在苏岩礁附近架起了几个钢结构养鱼网箱,这事很快就被韩国盯上了。他们先是派海洋调查船 “全世界” 号,带着海警船想来 “检查”,结果刚靠近到 1 公里左右,就被中国海警船拦住了。 当时中国海警不仅出动了主力舰船,还派了橡皮艇上的执法人员围着,渔民们也驾着渔船赶过来,场面一下子就僵持住了。韩国船喊着要 “正当调查”,中国这边直接回话说 “这是养殖场,请离开”,就这么对峙了两个小时,韩国船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开走。 有意思的是,这事过了 20 天韩国才敢通过外交渠道提抗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是既没占到便宜,又想在国内找点面子。 可韩国真正窝火的,根本不是那几个养鱼网箱。毕竟网箱里养多少鱼、能赚多少钱,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他们真正焦虑的是,中国用这种看似平常的方式,一点点强化了在这片海域的存在,把他们那个孤零零的观测平台彻底给孤立了。 以前韩国觉得,有那个钢筋平台杵在那儿,就算在这片海域有了 “据点”,不管中国怎么说,他们先把设施建起来,日子久了国际社会说不定就默认了。 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中国渔民的网箱一架起来,海警船常态化巡逻,这片海域里看得见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韩国那个平台反倒显得像个摆设。 更让韩国压力大的是,中国的这些行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巩固存在。渔民们在这里养鱼不是短期行为,而是常年累月地在这里作业,维修网箱、收获渔获,把这里当成了自家渔场。 海警船也来得越来越勤,不管是韩国船想来 “调查”,还是他们的渔船想越界捕捞,都能被及时拦住。2023 年夏天,韩国一百多艘渔船趁中国休渔表现渔期想来偷捕,结果被中国海警的万吨巨舰围住驱离,这事让他们至今记忆犹新。 这些行动加在一起,等于在苏岩礁周边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把韩国那个平台牢牢圈在了里面,让它失去了原本想发挥的作用。 韩国之前总想着靠那个平台刷存在感,可现在中国通过渔民作业、海警巡航、设施建设这些实实在在的事,让国际社会都看到谁在真正管理这片海域。 他们的平台孤零零地立在水里,既没有渔民在周边活动,也没有常态化的执法力量支撑,除了偶尔派船去 “维护” 一下,根本形成不了实际控制。 反观中国这边,渔民的渔船来来往往,海警船定期巡逻,连养殖设施都建起来了,这种日常化的存在比任何宣言都有说服力。韩国原本以为占了先机,现在发现自己花了 2400 万美元建的平台,反倒成了中国实际管辖的 “背景板”,这种心理落差让他们怎么能不着急? 从法律层面看,韩国的主张本来就站不住脚。他们说要按 “中间线” 划分专属经济区,可这种说法在国际法上根本没得到认可。中国依据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主张权益,有充分的地质和历史依据 —— 苏岩礁本就是长江水下三角洲的一部分,中国渔民在这里打鱼的历史能追溯到隋唐时期。 韩国自己也清楚这点,所以才总想通过建平台、搞命名这些小动作制造既成事实。可中国现在用实际行动表明,谁在这里真正从事生产活动、谁在有效管理这片海域,答案已经越来越明显。 最近这几年,中国海警的执法能力越来越强,新的法规出台后,在专属经济区的执法更有底气了。过去五年光是驱离外籍渔船就有一百八十多艘,查扣的、登检的也不少,这种常态化的执法力度让韩国想偷偷摸摸搞动作越来越难。 就像今年这次对峙,中国海警反应速度快,部署也周密,韩国船刚靠近就被拦住,根本没机会搞所谓的 “调查”。这种实力上的差距,让韩国原本想靠强硬态度施压的打算落了空。 韩国国内现在日子也不好过,经济疲软,政局动荡,总统弹劾案悬而未决,他们本来想借苏岩礁问题转移下国内注意力,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显得自己实力不行。 他们的盟友美国在这事上也没明确表态,毕竟苏岩礁的法理归属太清楚,美国犯不着为这点事跟中国翻脸。没了外部支持,自己又没能力改变现状,韩国的焦虑只能越来越深。 说到底,韩国真正不爽的是,中国用一种不声不响却很扎实的方式,改变了苏岩礁周边的力量对比。他们花心思建起来的观测平台,原本想当成本土主张的象征,现在却被中国的常态化存在比成了摆设。
如果中国连菲律宾这样的小国家都应付不了,那中国的万里河山还能指望谁?菲律宾要是敢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