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相莫迪,决定引进日本高铁新干线技术,印度人挺会搞制衡 提起高铁,大家最先

古今知夏 2025-09-01 12:13:50

印度首相莫迪,决定引进日本高铁新干线技术,印度人挺会搞制衡 提起高铁,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中国高铁的 “快、稳、省”,毕竟咱们的高铁早已跑遍全国,还帮不少国家建起了铁路。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印度首相莫迪却放着众多选择不选,偏偏敲定要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这事儿看着是印度想升级自家落后的铁路,可细琢磨起来,里面的门道可太多了,完全不是简单的 “买技术” 那么简单! 先说说印度为啥放着现成的优势不选,非要跟日本合作? 其实答案很直白 — 印度在防着中国!这些年,中国高铁在海外的势头太猛了,东南亚的泰国、巴基斯坦,中亚的不少国家,都用上了中国帮忙建的高铁。看着周边国家靠着中国高铁打通了交通,经济也跟着活起来,印度心里早就坐不住了。 要知道,印度一直把中国当成区域里的竞争对手,生怕自己在基建领域落了下风,更怕过度依赖中国技术,以后在关键领域被 “卡脖子”。而日本呢,跟美国是铁哥们,又跟印度一样,想在亚洲多争点话语权,俩人情投意合,一拍即合。 莫迪引进日本新干线,不光能避开中国,还能借着日本的力,跟美国、日本的合作更紧密,相当于给自己找了 “靠山”,在区域博弈里多了份底气。 再说技术这事儿,印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印度的铁路有多落后,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 ——火车跑得慢不说,还经常出故障,想靠自己搞出高铁,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引进技术是必经之路,但印度又不想只当 “组装工”,只想学真本事。 日本新干线虽然技术过硬,安全纪录也不错,但在全球市场上,早就被中国、德国的高铁抢了不少生意,急着找新市场打开局面。印度看准了这一点,用自己庞大的市场当筹码,跟日本谈条件要求日本转让部分核心技术,还得帮印度建本土的零部件工厂。 这样一来,印度既能快速拥有高铁,还能慢慢掌握技术,以后说不定还能自己造高铁,不用再人脸色。 可日本也不傻,关键技术比如控制列车运行的系统、让列车跑起来的牵引技术,还是攥在自己手里,印度想真正 “吃透” 技术,还差得远呢! 而且这事儿还跟印度的经济计划绑在一起。这些年印度一直想搞 “东进战略”,就是想多跟东南亚、东亚的国家做生意,赚更多钱。 可交通不方便,啥都白搭 —货物运不出去,客商进不来,谈何发展?日本新干线要建的第一条线路,连接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的首府艾哈迈达巴德。 这条线一旦通了,两地的通行时间能大幅缩短,沿线的产业、人口流动都会变快,经济自然能被带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以后这条线还能接着往东南亚延伸,打通印度到缅甸、泰国的陆路通道,到时候印度的商品就能更方便地卖到东亚、东南亚,赚更多外汇。 同时,日本还承诺在印度建高铁零部件工厂,能给印度创造几十万的工作岗位,要知道印度的就业压力一直很大,这无疑是帮了莫迪一个大忙,也能让他在国内更有威望。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高铁项目从 2017 年就定下来了,原本计划 2023 年通车,结果到现在还没影子。 最大的问题就是征地 — 印度土地归私人所有,要建高铁得跟老百姓谈赔偿,可老百姓要么嫌赔偿少不愿意搬,要么因为宗教、文化原因不让动土地,政府跟民众扯皮了好几年,征地进度连一半都没完成。 而且日本施工要求特别严,印度工人的技术水平、施工效率根本跟不上,导致建设成本一涨再涨,原本预算的钱早就不够用了。莫迪原本想靠这个项目证明印度的实力,结果现在却成了 “烫手山芋”,骑虎难下。 最后这事儿能不能成,印度能不能如愿以偿,还得看后续怎么解决这些麻烦。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已经成了亚洲地缘格局里的一个重要看点,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0 阅读:232

评论列表

光中晨琴

光中晨琴

1
2025-09-01 12:59

对印度合作,在印度未完全有诚实的合作态度之前,只能细水长流地合作(合作是双向的对等的,单向的行不通),有合作但分阶段,小量试行有节奏,初级技术转让要代价换取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