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在吉林通化的一座红十字会医院,几百名女护士端着毒药汤给八路军战士喝下,战士们纷纷中毒倒地,这还没完,她们竟然还残忍地用手术刀将战士们扎死了,这是这么回事? 1946年初的吉林通化,刚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不久,空气中还残留着硝烟味。 这座城市因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了多方势力关注的焦点。 当时有大量未遣返的日本战俘和侨民滞留当地,其中包括约400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日本女护士。 这些日本医护人员投降后,由东北民主联军接管。 鉴于当地医疗资源匮乏,她们经过初步教育改造后被留用,转入通化红十字医院工作,继续从事医护职业。这些留用人员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生活待遇也相对优厚,甚至优于部分当地居民。 然而表面配合的背后,却隐藏着险恶的阴谋。 原日本关东军第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暗中串联了数千名不甘失败的日本军人、侨民和留用人员,策划发动大规模武装暴动。 暴动计划获得了国民党通化县党部主任孙耕尧等人的支持,双方甚至签署协议,约定暴动成功后将建立“中日联合政府”,市政厅同时悬挂青天白日旗与日本旭日旗。 1946年2月2日,农历大年三十,通化城弥漫着战后的第一个春节气氛。 然而藤田实彦已下达指令,决定于次日凌晨发动暴乱。 暴乱信号是切断全城电力供应。 2月3日凌晨4时,通化突然陷入一片黑暗,玉皇山上燃起三堆烽火,数千名日军暴乱分子手持简陋武器,向城内关键军政设施发起进攻。 就在暴乱发动的同时,红十字医院的400名日本女护士开始了她们的行动。 这些平日看似温顺的“白衣天使”,瞬间变成了冷酷的杀戮机器。 她们以喂药为名,将毒药灌入八路军伤员口中。 等伤员失去反抗能力后,便使用手术刀、剪刀和钳子等医疗工具残忍地杀害病床上的患者。 有的伤员被活活掐死,有的被毒杀,还有的被手术刀精准割断颈动脉。 31岁的日本护士长河野熊波(又译河野雄波)亲自端着一杯“药水”,摇醒一名年仅十七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少年迷迷糊糊吞下液体,瞬间口吐白沫抽搐而亡。 因腿伤住院的李同宪营长撞见护士行凶,立即奋起反抗。 他夺过毒药盘砸向凶手,并制服一名护士逼问,才知这是有组织的屠杀。李营长背靠病房木门连连开枪,直至弹匣打空。 短短40多分钟内,153名八路军伤员在这些她们平日照顾的护士手下惨遭杀害。 当朝鲜义勇军高应锡营长率部冲进医院时,眼前景象令人震惊:病房地面血深及踝,伤员眼球被挖出钉在墙上,一名小战士肠子拖出三米远仍紧攥着染血的护士帽。 事实上,暴动计划早已被中共获悉。军需股长沈殿凯(又译沈殿铠)假意加入暴动组织,套取情报后立即上报。2月3日晚,解放军突袭暴动指挥部,抓获了孙耕尧等十余名主谋。 然而由于沟通不畅,医院并未得到充分预警,导致惨剧发生。暴动发生后,留守城内的500名守军与回援的朝鲜义勇军共同镇压了叛乱。 通化市民也自发拿起棍棒、锹镐参与搜捕残敌。 百姓们挨户排查,专抓拒贴红色对联的日侨。“不贴春联的全是倭寇!”的呼喊声响彻街头。 朝鲜义勇军对俘虏的处置尤为严厉。他们将三千多名暴乱者押往浑江冰面,刺刀捅穿后腰踢进冰窟。次年渔民发现江鱼肥硕异常,却无人敢食——浑江已成日寇万人冢。 藤田实彦躲藏七天后最终被捕。这个曾扬言“三个月重建满洲”的狂热分子被游街示众,被迫跪在每具尸体前谢罪,最后精神崩溃,在战俘营中呕血而亡。 日本方面至今未对此次暴行有真正反思。 1955年2月3日,日本靖国神社首次出现“通化事件慰灵祭”。遗族会年年集会悼念“殉难勇士”,日本厚生省还颁布《通化事件补偿金法》,为暴徒家属发放高额抚恤金。 在右翼叙事中,这场由战犯发动的叛乱被偷换概念为“中国军民虐杀日侨”,甚至有东京某大学教授声称:“那些护士是为保护日侨妇女免受侵犯而自卫”。 2015年,通化事件幸存者之一中山菊松设置的“通化遗族会”仍在活动。日本一些右翼团体继续将这一事件称为“通化大虐杀”,完全歪曲历史真相。 2008年,从医院尸体堆中幸存的李同宪营长在临终前喃喃道:“护住...伤员...”而与此同时,在日本靖国神社的樱花树下,护士长河野熊波的名字却被供奉在“昭和殉难者”名录第七百四十二栏。 这场悲剧印证了一句老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它提醒人们,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性的毒害有多深远,以及对待那些表面投降但内心仍怀有敌意的人保持必要警惕的重要性。 信息来源: 1. 1946年通化二三暴动,400日本女护士,杀害了153八路军伤员。关东军通东军通化市藤田实彦开国中将_网易订阅 2. 日本投降后,蓄谋已久的400名日本护士仍屠杀我国153名伤员病房女护士_网易订阅
1946年的除夕夜,一群女护士在“吃药”的借口下,让伤员解放军们吃下了毒药,凌晨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