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钱大钧黑着脸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众特务的面,掏出手枪,击毙了特务处长杨若琛,道:“谁再敢告黑状,这就是下场!” 这一幕,让在场特务胆战心惊。 钱大钧时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武汉会战期间,他积极组织空军力量对抗日军。 1938 年 4 月 29 日,21 架日机侵袭武汉上空。钱大钧果断下令,让所有战机绕武汉三镇飞行一周。 飞行员们虽不解,仍执行命令。战机低空掠过市集,百姓看到后欢呼不断。 钱大钧通过电台向全城宣告:“诸君且看,中国空军未死!” 这一行动极大鼓舞了士气。 当日空战,国军击落 21 架日机,仅损失 9 架,创下抗战以来的空战佳绩。 然而,钱大钧的出色表现,招来军统特务的嫉妒与陷害。 杨若琛是军统湖北站副站长,多次向重庆告状,称钱大钧 “指挥失误”。 他甚至伪造证据,说钱大钧 “通共”“消极抗战,私扣美援汽油”。 钱大钧得知后,怒火中烧,决定不再忍耐。1938 年深秋的一天,他直接闯入军统湖北站。 找到杨若琛后,钱大钧当面揭露其恶行,随后开枪将其击毙。 其实,钱大钧的强硬作风由来已久,他的怒火早在西安事变时就已埋下。 1936 年 12 月 12 日,华清池枪声骤起。时任蒋介石侍卫长的钱大钧,在枪林弹雨中奋力保护蒋介石。 他为掩护蒋介石翻墙,被子弹贯穿前胸,身负重伤。 可事后,戴笠歪曲事实,称钱大钧批准调离蒋介石专列,是 “协助张学良扣押委员长”。 钱大钧向蒋介石申辩,扯开上衣,露出狰狞的弹孔。蒋介石虽未多言,但钱大钧的侍卫长之职,终究没能保住。 经此一事,钱大钧与军统结下梁子。武汉会战期间,杨若琛的诬告,更让他忍无可忍,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钱大钧击毙杨若琛后,并未慌乱。他向蒋介石详细汇报此事,表明自己是为肃清军统内部不良风气,绝无其他意图。 蒋介石权衡利弊,没有严惩钱大钧。 三个月后,军统破译了日军进攻武汉的密电。这份情报,来自杨若琛生前布置的特工网络。 钱大钧得知后,感慨道:“杨若琛啊杨若琛,你死了还要给日本人添堵。” 他随即下令,让空军精准轰炸日军补给线,给日军造成沉重打击。 1944 年,蒋介石为制衡戴笠,任命钱大钧为军统局局长。 钱大钧进入军统总部后,开始整顿内部。他发现戴笠任内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23 万银元走私案”。 他规定,以后经费审批需他和唐帮办两人签字才行。这让戴笠很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此后,戴笠每天都要向钱大钧汇报工作,昔日威风的 “戴老板”,在钱大钧面前也得收敛。 钱大钧一生经历丰富。他早年积极参加反清倒袁活动,后来成为黄埔军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 军阀混战时期,他为蒋介石效力,是蒋介石的 “八大金刚” 之一。 淞沪会战时,他因部下丢失阵地,当众枪决团长,尽显强硬。 抗日战争中,他积极参与指挥,为抗击日军做出了贡献。 1982 年,90 岁的钱大钧在台北病重。他躺在病榻上,回忆起往昔岁月。 他对妻子欧阳生丽说:“那年我开枪打死杨若琛,不是为了泄愤,是想告诉所有人,军人的脊梁,断不了。” 他抚摸着胸前的 “云麾勋章”,这枚勋章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亲授的,如今摸起来,却让他心生感慨。 窗外,木棉树的落花飘进窗棂,落在钱大钧的枕边。 这位曾让特务们畏惧的将军,在生命尽头,显得格外平静。 他握住妻子的手,轻声说:“告诉孩子们,我这一辈子,没给钱家丢过人。” 当夜,钱大钧安详离世。他的灵柩旁,摆放着空军少将礼服和侍卫长旧服。 礼服上的勋章闪闪发亮,旧服领口还留着 1936 年弹孔的针脚。 特务们没来祭奠,但武汉的老百姓记得他。 记得那个让飞机绕城三周、鼓舞士气的将军,记得那个一枪击毙诬告者的将领,记得那个在乱世中始终挺直脊梁的钱大钧。 他的故事,成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段传奇,被后人铭记。
1944年12月,蒋介石把一份密报摔在案上,指着中统局长徐恩曾厉声喝问:“你的妻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