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启齿的痛”:韩国去年男性不孕患者首超10万,五年激增近四成】海外新鲜事热点现场
今年迎来结婚第三年的30多岁韩国男性朴某,因备孕困难近日前往医院就诊。朴某夫妇原以为双方尚且年轻理应能自然受孕,却被诊断为"精子形成异常"导致不孕。朴先生坦言:"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不孕的原因","妻子为进行各项检查吃了不少苦头,精神上恐怕也承受了巨大冲击,实在感到愧疚不已。"
去年韩国男性不孕患者首次超过10万人。最近,随着对男性不孕的关注增加,检查也随之增加,晚婚、压力等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产生了影响。
●去年韩国男性不孕患者超过10万人
27日,据国民力量党保健福祉委员会委员金美爱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和健康保险审查评价院收到的资料显示,去年男性不孕确诊人数为10.8343万人,比2018年(7.8370万人)增加了约38.3%。同一时期,接受不孕手术的男性患者从5.6117万人增加到7.4654万人,增加了33%。去年不孕相关诊疗费也达到198亿韩元,比2018年(104亿韩元)增加了近2倍。
患有导致不孕疾病的男性也在增加。因激素异常可能对精子形成和成熟产生负面影响的"脑垂体功能低下"而接受治疗的男性从2018年的1.4469万人增加到去年的2.9356万人,增加了2倍以上。降低精子质量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同一时期也从1.2549万人增加到1.7087万人。
但大多数男性不孕的原因并不明确。专家认为压力、睡眠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等产生了影响。釜山大学泌尿外科教授朴南哲(音)表示:"压力会降低男性激素水平,导致生殖功能下降,酒精和香烟会减少精子数量和活力。"结婚和生育年龄提高也被指为原因。一山车医院泌尿科教授金泰镇(音)表示:"到了30多岁中期,男性疾病如前列腺肥大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开始出现,生殖能力会下降。"另一方面,生育率自去年7月反弹后,已连续12个月呈增长趋势。翰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申京雅(音)表示:"希望生育的适育期夫妇增加也是不孕诊断增加的因素之一。"
●难以启齿的男性不孕患者
男性不孕患者承受着心理痛苦,但敞开心扉谈论的人并不多。据国立中央医院中央不孕·孕妇心理咨询中心透露,去年整体不孕咨询中男性比例仅为12.3%。与女性不同,在线社区、聚会等也不活跃。中央不孕·孕妇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全明旭(音)表示:"被诊断为不孕时,很多男性会认为是男性身份的丧失,经历抑郁和自尊心下降。"
政府支援也比女性不孕不足。与男性不孕相关的治疗和手术如果不进行体外受精、人工授精等女性辅助生殖手术,将被排除在政府不孕夫妇手术费支援项目对象之外。无精症患者接受从睾丸直接采集精子的手术,如果此时没有发现精子,则无法获得费用支援。
用于寻找精子的手术显微镜使用费、特殊材料费、组织处理及检查费等不适用健康保险。患者承担的费用最高达300万韩元,如果进行多次手术,经济负担会更大。接受3次手术的30多岁男性金某表示:"有两次得到了精子,但试管手术失败了,第三次手术中没有取出精子","已经花了很多钱,又没有支援,经济负担很大"。
檀国大学心理治疗学教授林命镐(音)表示:"父权文化仍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男性忌讳讨论不孕的氛围","需要对男性因素不孕进行教育和宣传"。成均馆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研究员文恩美(音)也表示:"很多患者因经济负担而诉说着心理痛苦","也应该对不孕男性提供充分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