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第一个倒下的是乌克兰,没想到是瑞士,经此一役,瑞士金融业近乎完蛋了。钱放瑞士也不安全了?世界金融圈第一个大地震,竟来自素以中立著称的瑞士。 瑞士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立永久中立地位以来,其银行系统吸引全球资金,客户相信资产免受国际纷争影响。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引发全球反应。瑞士联邦委员会紧急集会,辩论是否打破传统。2月28日,委员会宣布采纳欧盟制裁,冻结俄罗斯个人和实体资产,总额达数十亿瑞士法郎。制裁包括银行存款,还扩展到游艇和别墅交易停止。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记者会上否认瑞士的中立。中东客户开始讨论潜在风险。瑞士银行管理者接听客户质询,解释政策变化。制裁进一步扩大到出口禁令和高科技产品,影响贸易关系。4月13日和27日,瑞士同步欧盟第五轮制裁,禁止某些俄罗斯银行使用SWIFT系统。 全球资金开始动摇,客户质疑瑞士的安全性。这一转变打破了银行的信任基础。到2023年初,跨境私人财富管理出现明显裂痕,资金逐步外流。瑞士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传统中立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瓦解。 从2023年起,瑞士银行跨境资产管理规模持续缩减,流出数百亿美元,客户将资金转向新加坡。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吸收来自瑞士的资金。迪拜的银行同样处理转账。2024年,瑞士冻结俄罗斯资产总额升至74亿瑞士法郎,包括房地产持有。银行推出降低费率的优惠,但客户仍选择离开。到2025年,香港预计超过瑞士,成为最大财富预订中心,新加坡增长率更高。 瑞士的中立传统两百多年了,从维也纳会议就开始,靠这个吸引资金,银行业发达得不行。全球富豪、企业、国家资金都爱往那儿跑。结果2022年2月28日,委员会一决定,几十亿瑞士法郎的资产就这么冻了,还包括游艇别墅啥的。瑞士政府可能是觉得地缘政治上站队对,可没想到金融业遭了秧。客户信任没了,资金开始外逃。从2023年上半年起,跨境私人财富流失规模上百亿美元。新加坡、迪拜这些地方成了新宠,虽然中立历史短,但至少没乱冻资产。 中东那些土豪看得最准,他们本来就把瑞士当避险地,现在一看瑞士配合美国制裁伊朗啥的,还冻俄资产,赶紧转移。银行想挽留,推优惠政策,但信任这玩意儿毁了难建。瑞士银行以前靠中立两字吃饭,现在招牌砸了,竞争力直线掉。连从业人员都开始发愁,资金流失,银行可能裁员缩业务。瑞士这步棋走得亏,为了政治丢了经济饭碗。以前提瑞士银行,大家想的是安全可靠,现在很多人心里打鼓,钱放那儿稳不稳?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有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了,
【2评论】【5点赞】
你是疯儿我是傻
小瑞瑞完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