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特朗普高调宣布! 8月26日这天,美国股市一开盘就炸开了锅,医药板块像是坐了过山车,强生的股价一下子就跌了3个多点,礼来也没好到哪去,跌了快3%。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特朗普当天高调宣布的两件事:一是说要把药价降到现在的一千四五百分之一,二是要对进口药品加征新关税,说是为了解决药品成本问题。 但就在特朗普喊着要降价的同时,得州一位糖尿病患者却发现,他每月用的胰岛素价格从80美元涨到了120美元,降压药也贵了三成。 这政策刚出来,老百姓感受到的不是便宜,反而是更重的负担。 其实特朗普不是第一次拿药价说事了。今年5月他就签了个行政令,说要让美国药价跟其他发达国家看齐,还放话说要降价五成九到九成。 7月底又给辉瑞、礼来这些大药厂发了最后通牒,让它们9月底前签协议,按最低价卖药。但这些政策听着好听,执行起来却麻烦重重。 就像患者组织P4AD说的,以前好多老人因为药太贵,要么少吃药,要么连吃饭住房都省着来买药。 他们支持政府压低药价,但另一些患者却担心,药厂要是利润少了,可能就不生产便宜药了,到时候连药都买不到。 药厂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特朗普说要加关税,药企股价立马就跌,强生和礼来赶紧说要在美国投上千亿建厂。 可建厂哪有那么容易?丹纳赫公司一季度就因为关税多花了3.5亿美元,一半是从中国运诊断试剂的费用,一半是从欧洲运货的成本。 他们想了各种办法应对,调整供应链、加收费用,但要是关税再涨,这些办法可能都不管用。 再生元倒是说要把美国的产能扩大一倍,可美国的人工、电费都比别的地方贵,在本土生产,成本说不定更高。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挺复杂。很多人以为药价高是药厂黑心,但实际上,药品从生产到患者手里,中间环节太多。 美国的药品定价系统里,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谈判价格,这些机构有时候反而会推高药价。特朗普光盯着进口药加关税,却没解决这些中间环节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药品生产早就不是一个国家能搞定的事,就像有些抗生素,原料可能来自印度,包装在墨西哥做,最后在美国组装。 加关税的话,这些环节的成本都会涨,最后还是患者买单。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药价之争背后,各方都在较劲。药厂每年花超过2亿美元游说政府,之前还把拜登的医疗改革拖了一年半。 现在特朗普搞新政策,百时美施贵宝这些大药厂就告到法院,说政府逼它们降价侵犯了权利。 而患者组织P4AD却支持政府,说以前政府都不让医保跟药厂砍价,现在好不容易能谈判了,药价才降了三成八到七成九。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受苦的还是普通患者。 有数据说,美国的处方药价格是欧洲的三倍。特朗普想降价是好事,但用加关税的办法,可能根本达不到目的。 就像专家说的,美国90%的仿制药原料都靠进口,加关税后,这些药肯定会涨价。本来仿制药就是给低收入人群用的,这么一来,他们要么买更贵的药,要么就只能少吃药。 已经有预测说,可能15%的常用药会断供,到时候连高价药都买不到了。 现在离9月底药厂签协议的期限越来越近,市场早就慌了。诺和诺德之前就下调了业绩预期,说美国的政策让它们压力太大。 直觉外科虽然一季度业绩不错,但提到关税影响,股价立马就跌了。这些企业不是不想降价,而是实在不敢赌。 建厂要花好几年时间,投进去上千亿,万一政策变了,这些钱就打水漂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又老是变,企业哪敢轻易听话? 普通老百姓不管这些复杂的门道,他们只看药房里的价签。得州那位糖尿病患者说,他现在每次去买药都要算半天,有时候只能少买一半,自己多忍忍。 还有老人说,本来医保能报点,现在药价涨了,报销后自付的钱反而更多了。他们搞不懂为什么政府说要降价,自己却花得越来越多。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特朗普的政策只盯着进口和药厂,却没看到整个医疗体系的问题。加关税看似能逼药厂在美国建厂,创造就业,但实际上会推高药价。 而真正能让药价降下来的,是让医保能跟药厂好好谈判,减少中间环节的盘剥。现在这样一边喊降价一边加关税,就像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最后可能两头都落空。 随着10月份法院要开庭审药厂告政府的案子,这场药价大戏还会更热闹。但对普通美国人来说,这些都太远了。 他们每次走进药房,看到价签上的数字,才真正感受到政策的影响。 特朗普高调宣布的政策到底好不好,不是看口号多响亮,而是看老百姓买药时是不是真的能少花点钱,能不能放心地按医嘱吃药。 这一点,现在看来还很难说。 信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快将对医药征收关税 2025-08-26 00:45·财联社
世界上的五大股市市值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中国股市,100万亿日本股市,5
【26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