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八路军帮卫立煌突围,战后,卫立煌对杨勇说:“你们这个团,算是报废了!”杨勇解释:“阻击日军的,只有一个连!”听了这话,卫立煌愣住了! 1938年山西白儿岭,800多日军包围了卫立煌的指挥部。危急时刻,八路军一个连奋勇阻击,血战数小时为友军争取撤退时间。这位国民党将领以为救援部队损失惨重,谁知真相让他目瞪口呆。 1938年春天,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山西战场成了国共两军并肩作战的重要舞台。卫立煌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指挥山西境内的全部中央军,而八路军则在敌后开展游击战。 杨勇这时候是八路军115师686团的指挥官。这支部队在平型关大捷中立过功,战斗力相当强悍。1938年3月14日,八路军115师343旅在午城、井沟伏击击溃日军4000余人,毙敌1000余人,杨勇指挥的686团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色。 3月的某一天,卫立煌带着指挥部准备转移阵地,没想到半路上出了状况。卫立煌走着走着,在石楼、白儿岭连同他的指挥部一起陷入日军包围之中,随时有被围歼的危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指挥部被歼,整个第二战区的指挥系统就瘫痪了。 情况紧急,卫立煌赶紧向八路军求援。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得知卫立煌处境危险,他立即命令附近的343旅前去救援。彭德怀这人做事雷厉风行,虽然国共两党政治立场不同,但抗日大局面前,救援友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343旅受命立即出发。到达石楼、白儿岭一带后,一部分吸引日军,一部分救援卫立煌。其中,686团2营5连连长宫永禄带领全连掩护卫立煌和他的指挥部撤退。这个5连就一百多号人,面对的却是数倍于己的敌军。 白儿岭这地方地势险要,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小路能通行。5连在白儿岭正面阵地上,利用两面悬崖峭壁、中部只有一条狭窄小路可通的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临时工事。战士们抢时间修工事,准备迎敌。 战斗打响后,800多日军向5连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日军人多势众,装备也好,机枪、迫击炮一起上。但这些八路军战士不含糊,5连的防守异常顽强,日军伤亡数十人,久攻不下。 日军打急了眼,只好出动飞机扔炸弹,用大炮轰击。飞机在头顶盘旋,炸弹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扔,整个白儿岭被炸得火光冲天。卫立煌边撤边用望远镜遥望白儿岭,只见整个阵地上被炸得一片火海。 就在这种猛烈的轰炸下,5连硬是顶住了。战斗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八路军一步不退,愣是把800多日军挡在了白儿岭下面。卫立煌就在他们的掩护下进行撤退,成功脱离了包围圈。 战斗结束后,卫立煌脱险了,但他对八路军的损失很担心。看到杨勇时,他感慨地说:“你们这个团,算是报废了!”在他的认知里,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一个团的兵力肯定损失惨重。 杨勇听了淡淡一笑:“阻击日军的,只有一个连!”这话一出,卫立煌愣住了。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一个连,就一个连的兵力,竟然挡住了800多日军的进攻?这在他的军事生涯中简直闻所未闻。 这次救援彻底改变了卫立煌对八路军的看法。他深受震撼,马上兑现承诺,给八路军提供了大批物资支援。这种超越政治分歧的合作,成为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典型例证。 白儿岭一战虽然规模不大,却意义深远。它不仅挽救了卫立煌的生命,更展现了八路军的英勇精神。一个连阻击800多敌军,这种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至今仍被军史学家津津乐道。这也证明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华儿女能够放下成见,团结一致对外。 白儿岭的枪声早已远去,但那种民族团结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一个连挡住800多敌军,这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你觉得这种超越政治分歧的合作精神,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1938年,八路军帮卫立煌突围,战后,卫立煌对杨勇说:“你们这个团,算是报废了!
熹然说历史
2025-08-24 21:50:02
0
阅读:126